如果是市属国企,行政规格一般是正处,国企纪委书记则是副处,为市管干部。一个是内部领导,一个是上级领导,两者领导方式截然不同。如果是县区国企,行政规格一般是正科,纪委书记为副科,属于县管干部。如果是副部级央企,国企纪委书记行政规格等同于企业副职,级别一般是正厅,属于中管干部。
为什么有人说劳务派遣是暴利行业?
劳务派遣工是“两头不管”,所以有暴利空间,这才是根本。用人单位认为,劳务派遣工不是我们的人,是劳务公司的员工,我们不管,反正我们把钱都给劳务公司了。劳务公司认为,劳务派遣工派到你们单位给你们工作,你们也要关照一下吧,能给我省点钱就省点吧。劳务工呢,自己也没有归属感,对培训社保等费用要求不高。这三个方面的漏洞,就是劳务公司的暴利。
关于劳务派遣的前世今生和政策解读,请添加职场火锅去浏览专业的解释。关于劳务公司暴利问题,正规劳务公司本身就提取管理费,本来就有一块保障性利润,但无良的劳务公司哪里能满足,还要从员工身上抠钱的。劳务公司的暴利原因如下:举例说明,甲用人单位,为自己的食堂招聘100个服务员。找到乙劳务公司,委托他们招人、录用、派遣、培训、管理等。
当然了,用人单位想塞人想安排亲戚朋友,这都好说,也有的是用人单位亲自上手招聘的,就是打着劳务公司的名号罢了。乙劳务公司报价每人工资8000元。乙会提供一大堆调研,工资3000、五险一金和工资附加、教育培训、工会经费等,大数应该是工资的2倍。那么,还有档案等许多附加费用啊。再加服务费、管理费。等等,只多不少。
甲用人单位图省事,反正劳务工全部甩给你们管了。8000就8000元吧。实际上,给员工发2500元,然后各种考核再扣200,员工到手可能只有2300元。这700元就是纯利润啊。当然,非常正规的劳务公司不会这么做,但有些黑劳务、甚至像黑中介的小公司会这么做。还有啊,压低工资之后,五险一金交的就少了,乙方有赚了一块大钱。
这不算,教育培训经费是按照1.5%(正式工按2%)计提的,甲是给乙了,但劳务公司不认真培训啊,没有花掉,变相变成利润了。还有啊,用人单位还经常搞培训搞技术比赛搞福利等等,其实这块钱也是打在劳务费里了。劳务公司把员工派驻到用人单位,基本就是撒手不管了,哪里经常组织活动啊,这块经费又进了自己腰包。再说,劳务工天天在用人单位上班,哪里参加劳务公司活动,说白了,就是工资过账一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