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与故事论坛里,我持续倒水两三年。突然有一天,一个故事杂志的编辑联系我,问我一个故事是原创还是发表。经济不景气,消费能力下降,一二线城市的品牌服装店可能还有机会。五六线小城市的服装店变成了网店试衣间。后面有一些文笔,我喜欢写故事。
辞职创业开服装店,有什么建议?
其一,资金,我觉得楼主既然决定了,自然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启动资金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要把全部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上面,我们都学过风险管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样成功了当然就是传奇,但稍微有点失误必将造成无法承担的后果。还有就是店开起来之后的周转,这一块的资金链也是很大的。其二,选址,这个很重要,开店这个玩意儿永远不要有退而求其次的理念,以前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到处都是卖酒的谁闻得到你香不香,一条街的两对面都存在生意的好与不好,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阴阳街,一边人流涌动,一边门可罗雀。
另外楼上楼下都是天差地别,有的楼下火的一塌糊涂,楼上清闲得很,要充分分析顾客心理,人流量不一定决定你所有,但至关重要。不要想着靠你自己的人脉或朋友推广,他们一年买不了几件衣服,顾客才是最好的宣传其三,人群定位,卖衣服一定要专一,不能偏地撒网重点捕鱼,你所销售的人群一定要定位准确,卖孩子的就卖孩子的,卖老人的就卖老人的,卖年前人的就卖年轻人的,卖时尚的就卖时尚的,卖古典的就古典的,不能杂,求精而不求多。
其四,品牌定位,在人群定位之后还得考虑你所针对的是高端消费群体还是普通白领或者学生,那就要考虑好品牌问题,要选择适合你消费人群的品牌,如果是加盟商的话厂商会给以你一定的指导,如果是自己开店的话这个必须考虑清楚其五,装修,装修这东西也就是你的门面,和你的消费群体息息相关,你消费的群体是高端群体那装修必须跟得上,要多奢华有多奢华,那你服装也才能卖得上价,针对普通消费群体装修就不要太高端,装修好了也就无形中把自己的顾客栏在门外,别人都不敢进门,还有装修要与所售衣服风格匹配,时尚型的就不要装修成古典或小清新,卖古典的就不要时尚其六,宣传,各类活动,小恩小惠少不了,现在实体店卖服装的太多,基本都是回头客,人家凭什么要到你这新开的店买衣服,他跟你又不熟,这就得动脑筋,把别人的客源抢过来,这年头不是会配色或者服装好就有人来买,都是跟风,你家人多,人都往你那跑,你家没人,一个都不来,这是重点。
坚持创业的那些年心路历程和自己的故事?
创业艰难,在任何时候都是。我是个作家,但以前不是专业作家。一开始的写作,是出于兴趣,在网上玩论坛。后面渐渐有了些文笔,喜欢写故事。当然了,那时候的故事,都是免费让人看的。在文学和故事论坛,坚持灌水两三年,忽然有一天,有个故事杂志的编辑联系我,问我某篇故事是否原创,有没有发表过。我说是原创,没有发表过。
编辑说,你这篇故事我要了,你从论坛上撤稿吧。我撤了论坛的稿子,三个月后,收到了第一笔稿费,八百块!那是12年的事,故事稿费蛮高的。接到稿费我很震惊,后来,陆续给那个编辑投稿,也陆续见刊,认识了更多的写手和杂志编辑。13年的时候,是我写杂志的高峰,最高的一个月,拿过一万出头的稿费。再后来,纸媒渐渐没落,智能媒体崛起。
有做服装生意的嘛,来说说你有什么创业故事?
八十年代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威海这个地方虽然是改革开放前沿,可仍然比较闭塞。那个时候,服装买卖极为赚钱,可威海加工服装的企业很少,有限的几个集体企业规模也不大,多数服装是从外地批发进来的。我认识一个熟人,人不太实诚,但有点小聪明,到一家商场应聘经理,不料竟然成功了。这家商场在市中心,规模中等,以服装销售为主。
当时服装主要在浙江几个地方采购。货进来后,价格翻了好几倍,所以利润一直很可观。这个人当了经理之后,一开始干得还不错。后来为了多赚钱,他先付款再拿货。没想到他被骗了,钱和货都是空的。很快,他就被辞退了。这个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在服装行业找到了出路,于是买了几台缝纫机,招了几个人,自己干了起来。当时虽然有短缺经济,但是卖本地商标还是不容易,但是如果挂香港或者国外的商标,卖起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