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宋朝的高官,从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他没有资格穿龙袍,他也不可能穿龙袍。只有天子皇帝才能穿龙袍,穿绣有龙纹的长袍做龙椅。其他官员不能穿绣有龙纹的衣服,否则就是擅闯民宅。轻者受罚,重者斩首。龙蟒和蟒蛇的区别在于爪子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仍然需要穿暖和的衣服。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也能穿龙袍?
龙是皇帝皇室专属图案,他人不得使用。只有天子皇帝可以穿绣有龙纹的服饰龙袍龙衣,做龙椅,其他官员是不能穿绣有龙纹的服饰,否则就是僭越,轻者治罪,重则砍头。包拯是宋代的高官,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他是没有资格穿龙袍,也不可能穿龙袍。蟒纹类龙纹,其所穿的服饰不是龙袍,是蟒袍,其纹样像龙,引起了后人的误会。
龙与蟒的区别在于爪与什么身份穿着。1龙纹与蟒纹很相像,一般不容易分辨,主要从爪上区别。龙是五爪,蟒是四爪,皇帝服饰上的龙自然是五爪龙,但是官员服饰上的龙是四爪蟒,注意不是龙。2纹样落在皇帝服饰上,就是龙,龙在亲王服饰上就是蟒。亲王的补子是团龙补子,注意是龙,也只能表现在补上,服饰的其他部位不能有龙纹,也不是龙纹。
皇帝后妃有龙袍,皇子有袍,不叫龙袍,叫蟒袍。同属蟒袍的还要飞鱼斗牛纹,飞鱼斗牛纹也类似蟒纹,都属于赐服一类。对于龙纹龙纹飞鱼纹的误认,古人也有搞错的。明史舆服志记载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谕阁臣言尚书二品,何以服蟒?言对曰瓒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耳。
帝曰飞鱼何组两角?其严禁之。于是礼部奏定,文武官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皇帝将飞鱼纹误认为龙纹了,而蟒纹更容易被错认为是龙纹。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宋代对于皇帝服饰的龙纹,以及明黄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拯虽然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还是臣子,自然不会也不能穿上龙袍龙袍加身就等同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了,只是蟒纹袍服,因为蟒纹类似龙纹,后人误会了,认错了。
真空具有隔热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需要穿保暖的服装?
根据热力学的能量公式,温度是对粒子平均动能的度量。所以,热的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系统的粒子进行动能的转换。比如,在冬季,人之所以会感到寒冷,是因为空气中气体分子的动能小于人体分子的动能,从而导致人体分子的动能部分地转移给了空气,使人体分子的动能降低,刺激了人体的神经。那么,为什么真空状态具有隔热的功能呢?如果真空是真的空无一物,那么人体分子的动能就无从流失,是不会使人感到寒冷的。
然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空。即便是将空气完全抽掉之后所留下的空间,其中也还有更为细小的粒子,就是由普朗克常数h定义的量子。这也是为什么可以激发光子和具有物体运动的物理背景的原因。于是,即便是没有气体分子,人体的分子动能也会传递给量子,同样会导致人体能量的流失,并感到寒冷。只是,作为最小粒子的量子,其质量近似为零,以至于量子的动能也接近于零,从而使量子空间的导热系数非常小。
这就是为什么抽掉空气的真空具有隔热的原因。除了隔热系数之外,影响物体能量流失的另一个因素,是不同系统的温度差。这就好比,一个人站的越高,其摔得也就越狠,即越具有较高的下落速度。综上所述,影响人体能量的流失速度是二维的,是由温差和导热系数共同决定的。当温差不大时,导热系数的大小就起了决定的作用。于是,在温差只有几十度的通常情况下,就有了真空隔热之说。
然而,对于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据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2.7k绝对,相当于零下270摄氏度。因此,面对人体与空间300度左右的巨大温差,导热系数退居次要地位。所以,即使真空导热系数极低,人在太空中也会很快失去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仍然需要穿暖和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