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服装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终结,服装行业产能过剩。以前短缺经济时代,任何生产出来的服装都可以卖。现在每个人都有很多套各种各样的衣服,不缺衣服。他们缺少的是他们最喜欢的衣服。我想这么晚了是时候让我们走了,但是发生了什么事呢?笔者研究了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模式。如果你还是传统的服装经营模式,无论是服装生产还是服装店,现在都很难维持下去。如果你还是传统的服装商业模式,坚持到2020年,只会增加你的亏损。
今年服装行业不好过,至少百分之60的工厂都倒闭了,是不是应该转行了?
对于工厂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经验,只是从一个服装行业的外围人来说一下想法。今年不光服装行业,传统行业来说都说不好过。这几年大家发现传统行业按照过去的经验和玩法已经慢慢的行不通了,有的甚至失效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已经不灵验了。以前的行业大咖们大量关店潮到倒闭,波司登,李宁,太平鸟,鄂尔多斯羊绒这几家是这两年中国服装企业新近二次腾飞的标杆,他们的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营销都迎合当下的消费习惯,顺应新零售时代的发展,适应潮流的玩法甚至站在引领的前端 。
因为对顾客画像的从新梳理,对新事物的与时俱进,深挖自深的优势,学习国际大牌的玩法,放大自己,超越同行,再重新让消费者对自己新的认识。从营销,到产品本身,到门店,全部都是与当下环境与消费形态与时俱进,并站在行业领先者的路上,它们从品牌到文化,设计,潮流,到深入粉丝的内心,最成功的品牌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这是二次腾飞的原因。那么对于一般服装工厂而言,不外乎,外销和做内单,很多服装工厂都在贴牌的同时,发展自有品牌,或者做电商,但做的好的凤毛麟角,效果并不如意,电商从开发到营销成本其实不菲,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来打造,野蛮式的卖单品,不包装文化,到创意设计,到搭配拍摄电商就是卖图片,后期的销售运营。没有这些,靠卖爆款,偶尔一两次可以,长期都是玩不转的。
再来帮内销品牌代工的除外,假如是帮批发档口做货,一是受电商冲击,实力确实消量在下滑,二是周期非常短,人工短缺和工资成本上涨。所以这两年特别火的直播,很多实体工厂我看粉丝量和观看量不错,就是不知道下单转换率如何。你们可以和淘宝的MCN直播机构去合作。总之没有自己的品牌一句话都是仰人鼻息。而且很难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包括直播,就如羊绒大衣,没有品牌,这家买五百,那家四百。
我觉得再小的个体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只有品牌才会入到人心。还有深挖掘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做裤子的优势就单独做裤子,我记得有个台湾品牌叫明,不知道写错了没有,就是单品裤子,还有郑州也有一家专门做裤子的,可以网上查一下,我一下子没有想起名字。做西服的就植根于这个单品,并做到极致,国内有一些私人订制的,比如就专门做衬衣,做旗袍。
去到日本你会发现许多小店就只售卖一个单品,比如白T,而且坚持百年,就一个单品,顾客都是排队在买。我记得英国有个品牌做白衬衣的也是如此。这个年代想要通杀很难,除非实力雄厚,如上面说的大佬集团们。所以不要想着通杀,通杀的结果就是别人把我给杀了。对自身的梳理很重要,优势在哪里,不断放大坚持,有自己的品牌,植入文化的包装,顺应当下新的玩法,融入并引领。
为什么很多公司学习狼文化自己倒闭了?
本人也有幸体会过类似狼文化的培训,公司老板特意花了10万元请来3个讲师给我们这些员工培训。听说这是公司每隔5.6年就会有的培训,一些在公司呆了十几年的老员工一听到要培训就直摇头,我问他们,培训是好事,为什么要摇头呢?他们都苦笑着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彼时我刚出社会不久,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培训,想起来就是所谓的狼文化,想想已经距今十几年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可怜的组长,莫名其妙的被选上台,被讲师羞辱,除了一些团队游戏。听了老员工的话,是随机挑选的,挑选出来的基本都是老员工,用来骂新员工的。为什么很丢脸?因为骂他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你今年多大了?一个将近40岁的人工作非常懒惰,以至于赚不到钱。你老婆看不起你,你孩子看不起你,你父母看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