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产业的升级。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国家应对人才危机的必由之路。作为大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要率先讲授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让学生尽快为企业智能制造出谋划策。中国2025五大工程的核心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最近很火,那么它的终极目标将会如何呢?
智能制造是智能机器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当今时代生产体系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真正实现了传统工业向信息化的转变。这些转变必然会推动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第一,最近的很多影视剧中都有VR和AR的出现,其实,原始显示器正在改变。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人们和可能会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可视化功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眼镜就可以为你360度提供制造设备需要的衍生信息。
第二,企业通常情况下会因为避免工业设备停机而不去升级和改造,这是因为工业设备的停机成本高,但如此一来,工业企业的创新回很慢。智能制造很可能会改观这一现象。在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智能系统会比人类有优势。未来智能制造的目标很可能是使实现信息化的实体工业的运营方式更加灵活。第三,数字化技术正在扩展工业自动化,在将来得到完全扩展后,企业投资昂贵的重型设备的现状就能得到改观,因为可以依靠低成本设备来制造零件。
什么是智能制造,如何发展?
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要想实现智能制造,就是要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以下五个步骤去发展。1数据管理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血液,在各应用系统之间流动。在工厂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订单生产产品仓储财务等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分别来自不同的应用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采集这些数据,并与订单工序财务等进行关联,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
此外,数据也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多维度轻松帮助企业分析经营情况,完成产品价格工序材料成本计算。辅助管理者快速决策。2设备联网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工厂网络。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衔接。使设备释放出最高的产能,通过生产的合理安排,减少等待时间。3质量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是企业核心业务流程。
质量控制在信息系统中需嵌入生产主流程,如质检在生产订单中作为工序来处理。质量控制的流程表单数据与生产订单相互关联穿透构建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路线。4制造协同制造协同系统是数字化转型规划落地的着力点,贯彻落实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调度,实时反馈生产进展。面向生产一线工人,指令做什么怎么做满足什么标准什么时候开工,使用什么工具等记录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数据,建立可用于产品追溯的数据链反馈进展反馈问题申请志愿拉动配合等。
面向班组发挥其管理效能面向生产保障人员,确保生产现场的物料配送及周转等等。为提高产品准时交付率提升设备效能减少等待时间,制造协同系统需导入生产作业排程功能,为生产计划安排和生产调度提供辅助工具,提升计划的准确性。5生产监督建设集中的生产监控与指挥系统,在系统中呈现关键的生产状态生产进度人员分配等数据,以各种实时的分析图表,通过看板直观展示,提供多种类型的内容呈现,辅助决策。
现在制造业大家都懂,吉林大学在机械系新开了智能制造专业,并且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大家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及时的举措,让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行列中来,促使企业向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发展方向转型。德国这两个制造大国,已经把智能制造渗透到每一个制造企业,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国家应对人才危机的必由之路。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