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国的一组人口数据显示,印度的平均年龄是27岁,中国是37岁。优势很明显。当然,印度也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式。除了积极吸引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落户印度,印度还从2018年开始对进口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包括华为小米等国内品牌都有意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供应印度市场。富士康这次进军印度,也能争取到国内品牌的订单。
富士康取消在美国建厂,却斥巨资在印度扩建,内地工厂会受影响吗?
富士康并没有完全取消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但是很明显郭台铭对美国营商环境的判断出现了一些偏差,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建设一个世界级工厂的计划肯定要进行大的调整。至于他们在印度扩建工厂,还是刚刚启动,至于后面会遇到怎样的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富士康同时在美国和印度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主要还是要应对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摩擦以及国内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
首先,郭台铭可能已经做出了判断,美国主动挑起贸易冲突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轮贸易谈判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富士康决定在美国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工厂,将来可以规避美国进口的高关税,维持富士康对苹果等美国品牌代工的吸引力。第二,则是应对国内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国内相当于东南亚和印度的主要优势是产业配套完善,工人的熟练程度和素质相对较高,不利因素则是国内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数倍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后来者。
富士康一方面在打造机器人生产线,另一方面也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和印度,就是要保持其代工成本的低廉。此外,现阶段莫迪正在积极推动发展印度制造,印度给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条件非常的优惠,也是富士康进军印度的一个好时机。当然,印度也采取了一软一硬两手准备,除了积极吸引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印度之外,从2018年开始,印度还对进口的工业品加征高关税,包括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都有意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用以供应印度市场,富士康此次进军印度,也可以争取国产品牌的订单。
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进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已经迫在眉睫。就像纺织业一样,现在国内制造的服装等纺织品,在欧美市场已经是高端货,而东南亚国家代工的纺织品质量不佳,只能把高端市场拱手让给我们。可能类似纺织品这种竞争优势还比较小,要想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防止欧美日等国掌握这些无人制造技术之后,再次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印度任由人口疯狂增长,众多的人口能给印度带来怎样的优势?
一次突发的边境肢体冲突,让印度这个国家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对于印度的认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能只是看到它的缺点和不足,比如贫富差距严重,整体贫穷,种姓等级制度森严以及社会治安差等,反正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地方。实际上,对于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来说,优势和优点也是可圈可点的。否则,美国人也不会赶来拉拢印度。
在南亚次大陆这块几乎独立的领域,印度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大国,对周围国家有着巨大的优势,称霸该区域问题不大。虽然印度北边的中国更强大一些,不过中国一直以来奉行和平发展战略,也不会影响印度。所以只要印度不主动招惹中国,中国也是不会找印度事的。但我们也看到了,往往事与愿违。印度甚至想着将印度洋也纳为己有,这里有着许多条连通东亚和欧洲的海运航线,印度可以在这里对某些国家进行制约。
所以说印度的区位优势是非常好的,得天独厚。印度和中国同样都是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而且要不了几年印度就会在人口上彻底超过中国。由于国土面积仅仅为中国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印度的人口密度非常大。让人羡慕的是,印度的人口结构偏向于年轻化,青壮年劳动力非常多。有一组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据显示,印度平均年龄27岁,中国平均年龄37岁,优势显而易见。
整体来看,印度人口基本都很年轻,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优势。就像过去二十年的中国一样,印度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制造业。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潜力。印度有国家强力控制下的计划经济,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网,连穷人都可以免费挂火车。有了电网,再穷的人也有偷电的机会。据说印度网友在得知中国常年24小时没电的时候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