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袄和绫裤是贾宝玉在家里日常穿的服饰。贾宝玉一年四季穿不同的衣服,除了因季节变化原因外,最主要有三个意义:1.凸显了贾宝玉的贵族身份。第三十七回,大家成立诗社,各起名号时,薛宝钗替贾宝玉取了一个“富贵闲人”的称号。贾宝玉做为荣国府的“活龙“,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他的服装除了在正常服装的功能外,更多的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贾琏送林黛玉回南方,中途让昭儿回家途中,让捎带几件大毛衣服;袭人回家,王熙凤也要送她一件大毛衣服;薛宝钗进贾府,贾母送给她一件“凫靥裘”。这些都从侧面显露出贾府的富贵,贾宝玉做为贾府之人的代表,他一年四季所穿衣服,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无论是内衣还是外套,都真实反映出他的贵族身份。2.塑造了贾宝玉的美好形象。
第三回,林黛玉初见贾宝玉,见他“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第十五回,秦可卿出殡路上,北静王接见宝玉时,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贾宝玉做为一个年青公子,之所以显得漂亮,除了自己长得俊美之外,所穿衣服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身材与衣服浑然一体,才有贾宝玉的美好形象。3.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红楼梦》一书未完,有诸多细节可以从脂砚斋的脂批中探知一二。第十九回,贾元春省亲后,宝玉闲着没事,就偷偷地去了袭人家。原文有这样的文字:彼时他母兄已是忙另齐齐整整摆上衣着果品来。
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在这段话后,有一条很重要的脂批: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 这说明贾宝玉落魄后的生活现状,大冬天下着雪,吃的是腌的酸菜,盖的是一张破毡。富贵时锦衣玉玉食,潦倒后破毡加身。这种对比,深刻地描绘出贾宝玉富贵与穷困的情形,不仅使小说的悲剧意蕴更加深刻,更让人在对贾宝玉掬一把同情泪时,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更加痛恨。
你觉得中国历朝的哪种服装最帅?
我认为中国明朝服饰最帅。朱元璋即位后,根据汉族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出明制汉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点。明代女装近似宋元(贵族女装使用“各色纻丝绫罗纱”,平民女服只能用粗布,商贾用绢布,农家用䌷纱和绢步),男装为青布直身宽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平民穿短衣、裹头巾),书生穿直裰或曳撒,官员以品级区别服饰,故明朝服装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