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会过去,中考终将到来,孩子们必将面对中考。自律不自律,严格监管与不监管成了当下网课的分水岭,必将会出现更严重的两极分化。希望孩子成材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但请牢记,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然后咱们再说说怎样看书?看什么样的书?虽然各学校安排了网络课程,但孩子在家的学习时间远比学校轻松的多,所以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看书阅读。
关于书的种类有以下几点:1、初三的课程已经结束,各科进入了总复习阶段。我们应该把各科的课本整理齐全,这是我们要看的第一类书目。对于下节网课复习内容,我们要提前翻阅课本,做到和老师网课的娴熟对接。对布置的作业所涉及内容,我们同样翻阅课本的相应章节,貌似费时费力,但中国有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砍柴工,相信一定会提高你的课堂和作业的实效性。
有经验的老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回归课本。中考不是凭空的杜撰,好多试题它是以课本内容为载体,对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进行考查,基础题型在中考中能达到60%,记得去年中考数学试卷,对基础概念的考查竟然高达84分。可见初三学生熟看课本有多重要!会让你在中考中对试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冷静,自信面对中考。2、教育部推荐中学生必读书目。
初三学生理解力趋于成熟,好多名著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升华学生思想的基石。现在孩子生活空间狭小,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我们中考来看,语文试题会考到名著的相关内容,占有一定分值。所以这些必读书目我们在中考之前一定要读完哟。3、虽然说开卷有益,但小说故事之类的闲书,不太提倡初三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作为偶尔的调节还行。
中学生不愿意读课外书籍,有什么办法可以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呢?
首先,在推荐课外书籍时,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毕竟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挑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作者所写的书。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够接受阅读书籍,才能在心里不抵触阅读。试想,如果学生对一本书没有丝毫的兴趣,那么他必然就不乐意去阅读,这就代表着无法对书中内容产生审美体验,感受不到作者创造的艺术世界。
这种情况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去“激励”,必然是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厌恶感。其次,要采取一定的方法督促学生阅读。阅读是一回事,阅读后留在脑海中的知识感受则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做摘抄写读后感,一来有助于他们积累作文素材,二来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然后,对于学生来说,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成效或者结果,那么他们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失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