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老公毕业的时候,海马地毯去学校招聘,就直接来威海了。在威海生活的外地人,很大一部分是来享受生活的,不需要工作。此时公司银浆车间在搞内部招聘,岗位是技术和生产管理,要求在公司工作5年以上。内部招聘是因为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想把现在的韩国人换成中国人,这样工资可以大幅度降低。
在威海好找工作吗?
威海普通工作底薪在2000-2500,加上加班费或提成月收入大概在3000-3500元,不是说工作不好找,而是工资太低,当地消费偏高,一餐基本上就在12-16元之间,租房的话单间1000元起,合租一间在500-600元,蔬菜水果也贵。这一切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威海并不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而是以旅游度假养老为主的海滨城市,有点像三亚2.当地的低工资和相对的高房价,从侧面反映出另一个状态就是在威海生活的外地人很大一部分是来享受生活的,并不需要工作。
威海的就业环境怎么样?
依我看,真不怎么样。我老公今年43岁,大专学历,去年12月失业了,这半年多,工作换了好几家,一直都没有合适的,这几天又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今天,我就详细地说一下老公这些年就业失业的经历,威海的就业环境如何,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一先来说说我老公几次失业的经历。1老公2000年毕业时,海马地毯去学校招聘,于是直接来了威海。
刚进公司,试用期工资才23百,勉强能解决温饱,在干了很长一段时间车间工人后,被调到仓库做保管,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本以为这份工作比较稳定,怎奈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原来的国有企业纷纷转型为私有,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进行结构大调整,仓库人员就开始过剩。于是公司先从年轻人入手,让他们变换工作岗位,到全国各地去跑业务,一个月底薪2000,吃住全部自己解决,说得难听点,就是让其自生自灭,变相撵人。
老公不服气,偏要出去闯一闯,被派到了浙江,半年时间,花掉了家里12万的存款,跑了几个小单,提成还要年底结算,最后辞职的时候,上火嘴上起了一圈水泡。老公压根不是跑业务的料,性格内向,再说了,地毯业务都是跑酒店的大项目,一般酒店开工时就要一直跟进,周期特别长,没有相当的毅力与财力,根本坚持不下来。从地毯厂离职的时候,虽然公司没有给经济补偿,但好歹还给老公办了个失业证,领了一年多失业金。
老公保管干到最后,工资也就三千多,真心不高。2地毯厂失业后,老公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遭遇了各种挫折。先是找了一家小公司跑小业务,第一个月还有底薪,第二个月由于业绩不佳,一分钱没有拿到,只能愤而离职。紧接着鸿大商贸又抛来橄榄枝,让其去做车间主任,老公大喜过望,结果去了干了半个多月苦工,才意识到完全是骗人来干活的,再次愤而离职,又是一分钱工资都没有拿到。
后来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的短板,老公去考了会计证,到了华中装饰干起了内账会计。工资也不高,3500块钱,但就是这么点工资,发起来都费劲,有时候,一拖就是几个月,老公咬牙硬撑了一年多,还是坚持不住辞职了,走的时候还有2个多月工资没给,磨破了嘴皮要了很多次也不行,最后闹到了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也给了公司裁决书,要求一分不少进行支付,怎奈遇到了老赖,就是不给,让老公去法院打官司。
普通百姓,哪有这个精力跟他们耗,最后只能自认倒霉,不了了之。3经过了这几次挫折以后,老公意识到当地人开的公司,由于或多或少都有后台,都不太正规,再找工作就奔着相对正规的韩资一类的找,就业方向是会计。可是由于会计经验不足,没有做账报税相关经验,想进到正规企业的几率很小,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以后,一家韩资的电子厂意外给老公抛来了橄榄枝,让老公去做物流主管。
这一次,我丈夫运气不错。法务总监看中了我老公在海马地毯10多年的仓库经验,亲自面试通过。他早上8点到5点,每周休息2天,交五险一金,工资4000多。工作3年多,公司部门调整,取消了后勤部门,转到了业务部门,给了我老公两个选择:要么去业务部门送货,要么去车间做生产管理。最终我老公选择去振动车间做管理,但偏偏这个车间的生意不是很红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干了两年多,公司开了几次会,说这个车间继续亏损就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