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最多的要数日本《今昔文字镜》,收录汉字超15万!不过,据说收录有出处汉字最多也最全的字库是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的汉字字库,共有汉字91251个。这么看下来汉字还真是成千上万一箩筐呢!不过, GB 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已经覆盖我们99.75%的使用频率。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就已到99%了。
中国为什么有五所交通大学?
中国一共有五所交通大学,分别是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的北京交通大学,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和台湾省的新竹交通大学。别看这五所交通大学东西南北地分布着,它们都是同根同源,经历了许多沧海桑田才发展成我们所看见的样子。建国前之三校的分分合合:1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是交通大学发展起来的源头。
1921年,改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同一年,时任交通部长的叶恭绰将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和北平邮电学校四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因其隶属于交通部,因此得名交通大学。而位于三地的学校分别被称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叶恭绰而在1922年秋,由于军阀混战,叶恭绰逃亡,之后上任的直系交通总长又将交通大学分为交通部南洋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其中之前的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成为唐山大学的分校。
1923年3月,唐山大学北京分校又被变为北京交通大学。到了1928年9月,三校第二次合并为国立交通大学,以上海学校为本部,称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唐山大学被易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为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七七事变后,上海本部将学校迁入法租界以躲避战火,北平的校区则依附于唐山校区迁往内地,首先迁往湖南湘潭,后又往贵州平越。
在1942年,二校在贵州正式合并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留在上海的本部在租界沦陷前就预备着在重庆立足以图生存。1940年,交通大学重庆分校成立,1942年6月,日本攻陷租界,本部部分师生前往重庆,学校发展为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抗战胜利后,学校终于又回到了上海、北平和唐山。1946年再次被一分为三,分别是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和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建国后之三校变五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国家高等学校的布局必须配合国家工业和国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1956年,上海交大的一部分迁往西安,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