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和很多服装客户打过交道的服装厂老板,在哪里做批发生意这个问题上,给想做服装的你提一些建议。现在服装行业的大趋势已经没有了,总的情况是订单越来越少,批次越来越小。服装行业的中小公司还是专注于通过练好内功来强化主营业务的细分市场,不要贪多。
我从事的是服装行业,自己有专业知识,有资金和资源,为什么想做大依旧很困难?
进入一个行业,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跟你拥有的专业知识资金资源关系并不大,最主要还是这个行业的势已经不在。以前做服装顺势而为都取得很好的成绩,现在再逆势而行不要说做大,能保本就很好了。记得我90年代初来上海的那段时间,当年在宝山一家服装厂打工。那位老板其实不懂服装,只是因为自己的五金店生意做不下去才转行做服装的,也是没有多少资金。
但当时他抓住了很好的势头。请了一个设计师,招了10几个缝纫工就在自家改造院子里干起了服装加工批发。当年的成衣市场还属于产品比较短缺的市场,每天生产的衣服都不够卖,那个时候工人也不缺,老板两年时间就把工厂扩大到500多人,批发档口增加到4个,还在上海开了40家零售专卖店。几年时间做到亿万身家。包括当时跟我们一起做缝纫工的那个同事,从宝山那家工厂出来自己创业,也是通过几年的时间就积攒下几个亿的资产。
只不过宝山那个老板早就做不下去把公司和工厂关掉后,现在过起了纯养老的生活,而那位前同事公司已经上市了,现在已经是成功的企业家。当然他们创业过程中肯定也有困难和艰辛的历程,跟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也有很大关系。但从专业知识资金资源这些方面来说,他们当初创业都是缺乏的。但之所以他们还能把事业做得那么大,跟当时的那种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人工成本低廉工人比较好招市场款式不多工厂企业相对也较少,竞争也没有现在这么激烈。这些种种因素造成的一股势,加上他们的胆大和及时介入,成就了他们当年的成功。现在的服装行业大势已去,普遍的情况是订单越来越少,批量越来越小。对于工厂来说,大厂做成了小厂,小厂变成了作坊成为常态。对于批零的销售商来说,店铺转租关门歇业的也不在少数。
其实宝山那家公司是2014年就宣布关门歇业的,据说最后几年公司都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老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按理说这个老板做服装这么多年,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不缺资金和资源,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走上关门歇业的地步呢?虽然有人说是因为老板钱也赚到了,岁数也不小了,不想再那么累了。我想这个肯定不是根本的原因。
凭那种事业心很强的老板来说,公司就像他自己亲生的儿女一般,怎么可能是那么随便想关就关掉的?不是实在做不下去,老板不太可能选择走那一步的。前不久刚刚听到上海艾格和富贵鸟破产的消息,感觉如今的服装市场里面大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如果大势不在,凭一己之力很难扭转乾坤。服装行业的中小公司,还是以练好内功把主业的细分市场做强为主,切莫贪大。
服装行业还有出路吗?
服装行业当然还是很有前景,只是现目前如何转型把握住自己的业务模式的突破,这是相比于之前是更加难。以下是我总结的2018年服装行业的趋势和增长要点,大家可以看看希望对你有收获一品质消费=品牌 质量 利好休闲服饰龙头1质量提升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产品不断创新优化的品牌商受益。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要求更高,服装消费品质需求显著。
用阿里品质消费指数观察商品品质的变化,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观察商品数量的扩张速度。可以发现,2012-2017年五年间,阿里品质消费指数提升7.2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5.3点。在服装产品中,消费者也表现出对质量的高度偏好。阿里品质消费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7年消费者网购服装考虑的因素2。品质服务体验式消费的兴起,在商场购物体验上优势明显,百货商场也增加了体验式消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