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二三十岁年轻人的衣服了。一些家境贫寒的老人甚至穿着孙子孙女的校服。对时尚感兴趣的人当然可以接受这种穿衣效果。所谓盲目跟风,其实是一种模仿,是对文化的模仿,是对传承的模仿。对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代。每天,全球的信息都充斥着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他们必然会接受得更多更快。
年轻人流行穿汉服,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盲目跟风?
由于历史和时代发展等客观原因,最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大规模遗失或断代。随着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了穿汉服,学古代礼仪等复古的模仿。有人说这叫盲目跟风,但实际上这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模仿,可能在模仿的第一代人并不深知其中的内涵,但随着模仿人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续。汉服文化形式会被传承,发展和融合。
最后一定会发展出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符合现代发现需要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有三种一是模仿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模仿人所说所想的样子三是模仿事物应有的样子。诞生在古罗马时期的模仿说阐述了人的本能是模仿,人的模仿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过程,通过模仿才能有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现在模仿穿汉服是,最初级的就是形态,其次神韵,最高级的是心理变化。
这时候,模仿学来的东西已经变成你自己的,变成了一种文化。纵观中国5000年发展史每一个历史阶段,如果没有这种所谓的盲目跟风就没有中华文明的传承。没有早年间百姓盲目跟风的巫术崇拜,就不会有现在的宗教文化。如果没有老百姓对元青花的盲目跟风,就没有现在明清时代的精品瓷器。所谓盲目跟风其实就是一种模仿,是对文化的模仿,是对传承的模仿。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喜欢中性的打扮,分不出男女,你能接受吗?
感谢邀请!对于中性装扮,从形象管理的角度上来看,中性风本来就是时尚的一种风格。女性男装化,比女性的女人味十足,视觉效果明显的时尚了很多。同样男性引用女性的服装元素,也会显得时尚度提升。这是国际流行趋势的导向性所致。也是对当下时代发展的一种追求。对时尚感兴趣的人肯定能够接受这样的装扮效果。另外一个原因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男女平等,人们的社会地位已经到了不分伯仲的地步,女人跟男人同样都可以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创造跟男性一样的社会价值。
比如历史上的花木兰,当代的国家外交官傅莹,华春莹,董明珠,孟晚舟等等。都是一种跟男性一样的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果装扮上很女性化,明显跟自身工作身份属性不符合,略中性的装扮反而更体现职业属性与社会角色的匹配度。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他们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一代人,全球的信息每天都大量充斥着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势必会接受的更多更快。
老年人是怎么看待年轻人穿破洞衣服的?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低级腐朽的东西也湧进国门。在意识形态领域尤为突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香臭好坏,一些人已丧失了辨别能力。这些群体自认为穿件破洞牛仔裤,染个黄兰阴阳头发,嘴上叼个烟卷,脖子上戴个项链,手指上再套个戒指,耳朵上再扎个耳钉,就很时毛。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心里变态,正常人看到会噁心。
很多六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二三十岁的衣服,年龄和衣服没有关系吗?
60多岁的男人穿二三十岁的衣服。年龄和衣服有关系吗?这很重要。但更多的是和家族的财富有关。60多岁的老男人,如果不是花枝招展的人,更注重温饱。我二三十岁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儿子不时髦但完好的衣服。为了不浪费,为了省钱,为了解决保暖问题。为什么不呢!别说二三十个年轻人的衣服了。有些家境贫寒的老人甚至穿孙子的校服!吃饱了才能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