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昆仑奴也不可能来自这里。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于15世纪,大唐还没有到达非洲的航海技术,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也没达到过马达加斯加,谈何倒运非洲黑奴?陆运?成千上万个黑人唐僧取经?历史上只有欧洲人和阿拉伯人贩卖过非洲黑奴。大唐正经人没干过这种龌龊事。3.少数来自伊拉克可能有伊拉克本无黑人,但他们曾掳夺很多北非黑人。
交往过程中,阿拉伯人把少数黑奴卖往或进贡给唐朝,这种可能性可以有。唐朝权贵奴仆成群,但昆仑奴却是"俏货",一度是官贵显摆的资本,他们通过关系从伊拉克地区得到昆仑奴,这也说的通。不过,伊拉克掠夺黑人目的是供自己役使,而非交易。因此,唐朝昆仑奴或有少数来自伊拉克地区,但只会是个小旁流。4.昆仑奴应来自东南亚诸岛彼时东南亚多奴隶制小国,有土著黑人生活,奴隶买卖不稀奇。
马来半岛邻近中国,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带往或进贡给大唐不奇怪。①史料记载丨(昆仑奴)善游水而勇捷,遂悉以钱而买之,曰:"吾家至宝也。"丨宋·太平广记据《太平广记》等载,昆仑奴善水性,敏捷勇猛,这也符合东南亚岛国土著特点。《一切经音义》也载"昆仑儿是南海洲岛中夷人"。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丨旧唐书·林邑国传林邑,中南半岛东部的古国名,位置大概在今天越南南部一带。
《旧唐书》也说,中南半岛东部居民黑肤卷发,时称"昆仑"。这或是昆仑奴说法的一个来源。这五短却结实的身材像非洲人?②出土的昆仑奴陶俑丨西安和洛阳等地有出土昆仑奴陶俑,此为直观形象参考。这些黑人俑斜披帛带,腰部横缠帛带,赤脚短裤,趾粗大,半穿半脱打扮。这些标志性打扮很符合东南亚习惯、环境和气候,也符合昆仑奴善游泳之特点。
注意细节,昆仑奴在牵文殊菩萨的青狮。佛教文化壁画出现昆仑奴。说明什么?③唐代壁画佐证丨榆林窟以壁画为主,第25窟为唐壁画。其中有文殊菩萨骑青狮的壁画,旁边竟然画了一个牵青狮的昆仑奴……画面是不是太跳了?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佛教被推向巅峰,后向中原和东南亚传播。唐朝则是中国佛教最辉煌时,彼时东南亚佛教也是非常流行,想必教徒众多。
来自马来半岛的昆仑奴应该也是佛教徒,故而出现在文殊菩萨身边,这就讲得通了。结论:唐朝昆仑奴主流来自马来半岛或附近,大概南海诸岛一带,当为现在的马来人种,原居于苏门答腊、爪哇和马来西亚等岛屿。昆仑奴属深肤色人种,但没有非洲黑人那么黑。也或有少数昆仑奴间接来自非洲,为阿拉伯人倒卖的北非黑人。昆仑奴有什么特殊优势?很多资料表明,昆仑奴普遍体格强壮,踏实、勤快、耐劳,通水性,有着很好的语言天赋,性格相对温顺,比较忠心安分。
从仆人角度看,一切日常如担水、耕种、装卸、搬运、喂马、清洁、看宅护院、打更守夜、安保押运等工作,无所不能;女性昆仑奴可以负责洗衣、做饭、保洁一类事情。据载,昆仑奴性情温顺,心思不复杂,对主人忠心耿耿,反抗逃跑情况极少。想比普通中原奴仆更实用,更耐劳,用起来得心应手。物以稀为贵,大唐时昆仑奴是很抢手的,拥有昆仑奴也是挺面子的事,通常官贵才卖的起。
小编结语昆仑奴的故事,是历史的特殊烙印,也间接反应了大唐的强盛,唐朝和外族的文化交流是任何其他朝代所不能比的。随着民族融合,时常成为唐人谈资的黝黑昆仑儿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一个神秘的种族给后世留下了各种猜想。不知打着耳环黑、黝黝的昆仑儿自己又是如何看待那段历史的。有幸见识大唐盛世,或不幸沦为奴?一切都是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