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心里就是嫌贵,又舍不得脱下来,看看都舒服,仔细挑毛病,期待找到不满意的地方让自己放弃购买的想法,可是那衣服的裁剪犹如量身定做,私人订制一般,长短,大小,颜色,质地,做工都让我无可挑剔。我在那里整整墨迹了一个小时,导购看出了我的心思,知道我特别喜欢,只是顾虑价格而已,后来进来一个她们的老客户,人家是会员,折扣比我多,导购给拼单了,便宜了100多,狠狠心拿下了,没舍得脱,直接穿着走了!衣服裤子有了,我脚上那双沾满油腻的豆豆鞋看着就好突兀,犹如穿西装带草帽一般不伦不类。
狠狠心踏进百丽买了双低跟皮鞋,记得当时百丽的广告词是:百丽,百变所以美丽,穿脚上瞬间感觉自己自信了不少!可是就一套怎么行,没得换呀!这衣服穿过了,以前的衣服再也不想穿了,告诉自己再买一套吧。就这样一个人在八佰伴逛到天黑,买了三套衣服二双皮鞋。回家的路上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奢侈了,有些自责,转瞬又想,年轻的时候买不起,结婚连新衣服都没有买,更不要说房子,车子,彩礼了,啥都没有,如今虽然破费了,可那是自己多年辛苦赚来的,凭啥不能穿呢?从此我把家里那堆乱七八糟的衣服全扔了,只买对的,适合自己的。
如今10多年了,那些衣服依然能穿,也一直在穿,总结出一个结论就是,与其买一堆,不如少买,买精,省得衣柜满满的,眼花缭乱不知道穿那件,还得纠结怎么配才合适?买的时候一套一套配好,基本不会出错。题主问40岁左右的女人,敢不敢说说最贵的衣服多少钱?敢啊,为什么不敢呢?自己辛苦挣钱买的呀!我今年47了,最贵的就是羊绒大衣7800.皮羽绒6400,最贵的手表就古驰7700.最贵的包860美元,衣服穿好几年了,包也很多年了,都好好的,这几年啥也没舍得买衣服,要养娃,买不起。
如果年轻,也有实力,穿吧,等老了也穿不出当初的模样了,犹如40岁给你10岁时喜欢的玩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也失去了它的时效性。穿衣服不管高低贵贱,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就好,不用攀比,我现在捡我儿子女儿的衣服穿,暖和就行。我已经没有逛街的欲望了,因为囊中羞涩,便宜的看不上,贵的买不起,旧的还能穿,孩子们不要的穿穿也不错,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到那个山头唱那首歌,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嘛!。
我们现在每月工资4000相当于70年代的多少钱?
记得77一79年间,大米每斤0.138元、猪肉每斤0.76元,印象比较深的从离老家十多里外的镇上坐客车去市里的车票是9角钱、车程36公里,本地小吃肉丝米粉(云南称米线)二两一碗的是一角多钱、免码的5分钱但都要有粮票或用大米抵(折价收)。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这老三大件,在70年代末价格依然坚挺,因为当时没钱买具体也就记不清了。
按大米现在3元左右一斤、猪肉18元左右一斤算,现在都涨了20多倍,如果折成米和肉,现在的4000元可抵70年代的200元不到,但这在当时也算是高工资了。那时普通工作人员月薪,好象大多在40一100元左右,象农村生产大队的干部若被提拔到人民公社当国家干部大多都不情愿,因为子女多、工资低难以养家糊口。应该指出的是,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产品价格差不断缩小的目标逐渐成为现实,用现在的钱可以买比过去更多更好的工业品,电脑、手机、汽车、服装等都是从天价降为平民价的,从吃的来说也经历了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安全的过程。
六七十年代退休的当时退休工资四十多元,如果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
我母亲63年退休(食品加工厂)17元。我父亲没多久也退休了,39元(建设局下属单位)。我兄弟姐妹四个都在上学,一家六口日子还能过得去,纯月光族不拉(借)账。九十年代我家四口,我和老伴收入700~1000元,月光不拉账。现在儿子家三口,听他说每月平均得花费6000元(孙子上大学)。好了,算一下就行了。六十年代:17 39=56,56/6=9.33。
九十年代略去。现在6000/3=2000。再用2000/9.3=200(约)倍。那么,按以上算法六十年代的40元乘200倍就等于现在8000元。这样算不太科学,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比六十年代奢侈多了,再打个对折吧,,最少也抵现在的4000多元。我说六十年代的钱数翻100倍就是现在的钱数,无论退休金还是工薪,师友们能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