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装表一定在正式场合才能戴吗?
13/11 回答是肯定的。你的言外之意是不是除了正装场合还能在什么场合戴正装表?按照国际交际礼仪协议(protocol), 在正式场合应该戴正装表(dress watch),就好比正式场合应该穿正装一样。正装场合分几个级别,正装手表也同样正装是我们笼统的叫法,就好比我们把西装的夹克统称西服。正装可以是礼服、套装,而礼服则分晨礼服、晚礼服。
套装可以是深色套装、条纹套装,其中前者适合毕竟庄重严肃的场合,如政务场合,后者则多用在不那么严肃的场合,如商务场合。有一种穿搭,目前被广泛接受可以被兼容在正装场合,那就是金扣海军蓝上衣配卡其色裤子。同理,在最正式的场合,约定是可以不戴手表的,怀表反而可以。那就是晨礼服和晚礼服场合。但是,有一种正装表,最经典的正装手表,目前也被接受。
这种正装手表必须是极其简约的款式:贵金属表款,超薄,素白表盘,深色(黑色首选)皮带,因为超薄所以一般是俩指针。而比礼服次一级的场合,如政务场合,要求突然放宽,表盘颜色可以是银色或者金色,大三针。不太讲究这种传统的政务大头不少,他们被拍到戴了比较运动的款式,甚至是钢链款式。商务场合就显得更随便一些了,GMT、码表、大日历或者动力显示都常常出现在商务表上,链带花样就更多了。
商务还分商务正装和商务休闲,对应的手表也不一样。下图为马云常戴的手表,很讲究的。手表佩戴场合讲究下兼容题主如果问,除了正装场合,还有哪些场合可以戴正装表?那么,回答是,政务场合,商务场合都可以佩戴。其实这也是环境决定的。正装手表,贵金属、超薄,在商务场合佩戴也很得体,显得你很讲究品位,对你的商务会加分。
商务场合一般比较舒适,不存在磕碰或者雨水等问题。不需要考虑冲击和防水。这就是正装表的下兼容。手表分类的位序就是这样:正装表,政务表,商务表,休闲运动手表。排位从高到低,可以下兼容。换句话说,你戴一个商务手表去一个运动休闲场合,不是不可以。你自己悠着点就行。因为运动休闲场合对手表可能不那么友好。有没有一个指南可以查阅?目前只有腕表都发有这个东西,在微信上搜‘腕表都发’小程序,首页上有个‘九宫格’搜索,里面讲的就是细化的手表与场合的对应。
一些少数民族正式场合爱穿民族服装,汉族人为什么偏爱西装,而不是汉服?
并不是汉族偏爱西装不爱汉服。而是汉族被历史原因和长期的潜移淡化,搞到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有过民族服饰的地步。人们不知道,汉服称为“华裳”中华之华和华裳之华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人们不知道,在古时候,无论南北,无论亚欧,都以能穿上代表华夏文明的汉服,做一个华夏人为荣。
然而这样的光荣为何就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穿汉服上街被称之为“和服”“韩服”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满清入关时候的“剃发易服”了。不为宣扬名族仇恨,只为正本清源,还我们中华文明之真面目。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要求汉人改穿满人服饰,留满人发型,如有不从者,杀之。而汉人从来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也认为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文明有别于野蛮和落后的标志,为此,汉人们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抗和斗争。
“江阴八十一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之屠”这都是当时汉人反抗乃至被屠杀的真实写照。为了我们的民族服饰和发饰,数千万汉族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不可被遗忘的。满清政府的剃发易服政策,彻底让汉族的民族服饰断绝,也打断了中华民族之脊梁。从那以后,中华民族的胸膛再也没有挺起来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也就被人为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歌中。
所以到了现在,汉族人就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更不要说自己的民族服饰了,很多人根本就不认识,他们只认为自己自古就是穿长袍马褂留辫子的,而现在就只能穿西装了。悲哀不悲哀?所以我们提倡恢复汉服,是为了使中华民族之精神觉醒,是为了使中华文明不至断绝,更是为了不让人以为我们古代就是留着辫子,以致让这根辫子长留心中。
这是没错的。那些提起汉服就别名族团结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收起你们的嘴脸和别有用心吧,每个少数民族兄弟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汉族也会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这些,每个少数民族兄弟都希望看到的。那些提起自己的民族服饰就会自卑的想到会影响名族团结的玻璃人们,安心吧,汉文明从来都是爱好和平的,汉服只是文化的代表。那些说汉服无用的人们,收起你们的言论吧,现代社会足以给我们改造出无数可以适应现代的改良汉服,我们的汉服有望在每一个节日里留下它动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