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 > 经验 > 衣服疑问 > 衽指衣服的哪里,求关于汉服的细节的翻译裾袂衽缘领 感激不尽

衽指衣服的哪里,求关于汉服的细节的翻译裾袂衽缘领 感激不尽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31 12:07:28 编辑:一分女性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关于汉服的细节的翻译裾袂衽缘领 感激不尽

衽——指衣襟,汉民族传统服饰衣襟为右圣。三有对襟衣。  裾——衣服的前襟,通常有直裾、曲裾之分。  袂一衣袖,有宽,窄之别,成语“袋袂成荫”,即是对宽大衣袖的描绘。  领——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有交领、圆领、U字领等型。
the full front of a Chinese gownsleevethe one or two pieces making up the front of a Chinese jacketfringecollar
http://baike.baidu.com/albums/4514/4514/0/0.html#0$b110e61932b87569dab4bd91度娘不让上传= =……发个链接,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去汉服吧逛一逛,或者追问。同袍们很热情哒~说起来这里也是块月饼,看起来楼主很喜欢天明啊
要怎么说 得拿件汉服才能说出来哪是哪啊

求关于汉服的细节的翻译裾袂衽缘领 感激不尽

2,成语三长两短最初来源于什么

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三长两短,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cháng liǎng duǎn。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另一说与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不过都有些牵强。最可信的是"三长"指三柱香,"两短"指两支蜡烛,活人是不受这些东西的。需要用到香烛的八成是死了。

成语三长两短最初来源于什么

3,衽什么意思

编辑词条衽 rèn 形声。从衣,壬声(rén)。本义:衣襟 同本义 [front of a garment] 衽二尺有五寸。——《仪礼·丧服记》 再拜稽首以衽受。——《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必敛衽而朝。——《汉书·张良传》 又如:衽左(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衽发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指床草席 [sleeping mat] 御衽于奥。——《仪礼·士昏礼》。注:“卧席也。” 衽席床笫。——《周礼·王府》 又如:衽席(床褥与莞簟);衽席之上(比喻安全舒适的地方) 袖子 [sleeve] 衽,袖也。——《广雅》 文伯引衽攘卷而亲馈之。——《列女传》 下裳 [trousers] 终岁御,衣衽不敝。——《周礼》。郑玄注:“衽谓裳也。” 古时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名为小腰,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coffin wedge]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仪礼·丧大记》 睡卧 [lie]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又如:衽金革(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 整理衣襟 [put ones clothes in order] 正冠则缨绝,衽襟则时见。——《新序》
衽为衣袖,裣衽即行礼时收收衣袖,表示恭敬。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衽什么意思


文章TAG:衣服哪里关于汉服衽指衣服的哪里感激不尽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