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肚兜,说来话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
古代妇女有内衣内裤穿吗?
当然要穿了。不要觉得内衣只是现代人的特权。自古以来,女性就会在内衣上花心思。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欧洲的内衣史。古时候形式最简单的内衣大概就是缠腰布(loincloth)了。特别是在一些气候寒冷的地区,缠腰布往往能起到内衣而非遮羞的作用。缠腰布再往后发展,也许就是日本的裆兜雏形。在一些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披挂缠腰布的情景。
例如,上面这张来自西西里岛皮亚扎阿尔梅里纳古城的镶嵌工艺图案,就表现出女人裹着缠腰布的画面。除此以外,紧身胸衣(corsets)也是古代欧洲的妇女内衣。紧身胸衣是几个世纪以来流行的一种内衣。正如这张图所示,女人的身材被这件勒得极紧的内衣暴露的淋漓尽致。这种内衣对女性身体的戕害也是非常明显的。女人们为了穿下这种内衣,往死里勒自己的腰肢,导致骨骼发生变化。
古代内衣的称呼是如何演变的?
第一反应,姜文电影《让子弹飞》里面的经典场面,一个穿着肚兜的女人。当然,这只是电影桥段,真正古代内衣的种类可是很多的。在秦汉之前,内衣被称为“亵衣”。秦汉时期被称为“抱腹”或者“心衣”。魏晋时期的时候,内衣被称为“两当”。唐朝时期的内衣变化就比较大了,那时候称为“诃子”。宋朝时期被称为“抹胸”。明清时期,就是我们熟知的“主腰”和“肚兜”了。
可见《让子弹飞》里面平民女性穿的就是被称为“主腰”的内衣,这种内衣比肚兜稍大,是前面比较长,把肚子全遮挡住,保证肚脐不会受凉。背部用一根绳系上,也就是以腰部全包裹的形式,所以光看这名字也非常形象啦。下面,一张图,向你解释古代内衣的演变过程古人对于内衣还是很隐晦、很保守的,认为这是非常私密的东西,有点像衣服一样遮挡的严严实实。
我们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古代内衣的款式有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等几大类,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就只有一个作用,遮羞。直到二十世纪,科技大发展,内衣的作用才开始演变成功能性的进步,有聚拢型、托高型、方便肩带、美背型、前扣式、无钢托型......等等各种各样的演变。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追求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