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何等心思,其实他知道这是自保之路也是康熙在保他,当初魏东亭就是因为中央内部勾心斗角而被牺牲,是康熙念在自幼交情上保了魏东亭,派他去了澎湖。这时康熙又对李光地说这番话,其实也是有意要保李光地,台湾虽然收服,但是也确实需要人去安抚,而李光地既有才能又有阴毒的手段,所以康熙想派他去。而且李光地扳倒了明索两大党派,已经基本把朝廷上下官员都得罪光了,而李光地还越发膨胀,所以康熙在这时候开始处理李光地,即是敲打他,也是想保全他。
李光地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觉得自己不适合在中央继续待下去,所以他临走前恳求康熙不要再让他回来了,就是为此。所以说电视剧中康熙贬李光地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而李光地自己也愿意走这条路,因此李光地这个结局是比较不错的结局。上面说的电视剧中的李光地,下面说一说历史上真实的李光地电视剧中的李光地最后有些阴毒,其实历史上的李光地可是深得康熙信任的高官,他一生屹立在康熙朝,始终深得康熙信任,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这在不设宰相的清代来说,李光地基本算是拜相了。
历史上的李光地比康熙还要大将近10岁,他早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就以立下战功,被康熙所赏识,不过历史上的李光地也有点像电视剧中为了立功不择手段,历史上的李光地在平定三藩之乱时,联系到一个身在耿精忠叛乱地区的好友陈梦雷,他通过派人暗中与陈梦雷联系,获取了耿精忠方面情报,而陈梦雷还教他如何平叛,写了平叛的计策。
但是李光地不厚道的地方就在这时表现出来,他自己署名将陈梦雷平叛计策呈给了康熙,也由此深得康熙赏识,但是对陈梦雷只字未提,可以说李光地独占了平叛献策之功。耿精忠叛乱被平定后,陈梦雷反而被抓,以附敌罪要将他问斩,最后李光地良心发现,上书证明陈梦雷与他安通消息没有附敌,但是依旧没有提陈梦雷参与平叛献策之事,结果陈梦雷是没有被问斩,改成了充军发配,也是比较惨。
李光地在三藩之乱平定后,又参与复台之战,也是李光地积极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和施琅主持复台战事,所以台湾收复后,李光地更进一步被康熙重用。之后李光地就一直深受康熙重用,后来年过七旬的李光地几次向康熙请求告老退休,康熙都批准,执意重用李光地,直到李光地77岁时在家中病逝,康熙一直都没让他退休。所以历史上的李光地是非常受康熙信任的大臣,而且官职也比电视剧中李光地大得多。
安徽高速车祸现场微笑摆拍,电台女主持人被紧急解聘,这违反劳动法么?
99随便语:生活中的我们,无论何种职业,有职业道德是最起码的要求。我们不需要做一个特别高尚的人,因为我们只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但,我们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凌某某被紧急解聘了,她是咎由自取!因为她违背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面对惨烈无比的车祸现场时,做出不恰当的动作,让自己成为“邪恶”的化身。
新闻工作者,代表的应当是正义,而非邪恶。或许有人会为凌某某抱屈。就像凌某某自己作出的解释:“他问我可以不可以合一张影,我没多想就同意了”“对于没有思考就习惯性咧嘴笑比剪刀手。我真诚向大家道歉。”后悔吗?凌某某肯定是后悔的,但后悔药没处买啊。解聘的对!解聘的好!我们这个社会上,缺少的不是对犯错误者的同情,也是缺少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以至于,各行各业总在发生挑战下限的恶劣事件,社会道德水准也处于急速下滑的危险之中。笔者想说,尊重你的职业,才能真正做好你的工作,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到遵守各自的职业道德,社会才能重新变得美好。如果你是教师,请你用心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如果你是医生,请你善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得到及时的医治。如果你是老板,请你按时给自己的员工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