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相对比,长征5B型火箭为我国将于2019年升空的运载力最大的重型火箭(下图右)。长征五号高52米,近地载荷为25吨,推力达10565千牛。起飞重量超过八百吨。而且在此前进行的实验中,长征5号B型一次成功一次失败。就近地载荷而言,长征跟猎鹰还存在着距离。就技术而言先给大家上一张图吧。这是猎鹰发射成功后,火箭上级到达近地轨道之后,两个助推器回到地球后,被尾焰推着缓缓落地的场景,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片?不管那辆作为载荷的特斯拉能否真的进入近地轨道,这个猎鹰火箭的功劳都无法被泯灭。
然后长征5B还不好说,但据官方资料,它是大推力、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但这样的话放在猎鹰身上就有些可笑了。有一点是关于发动机的,长征5B用的是液氧煤油发动机,两个,而猎鹰用了27个,每个助推器九个,共三个助推器。在技术的比较上,还要说说人才储备,其实长征研发队伍跟猎鹰研发队伍毫不逊色,但两者风格不同。
我国研发火箭比较稳扎稳打,看长征系列的发展就能知道,我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用时间、金钱来换取技术成长,而spaceX作为商业公司,驱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益,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埃隆马斯克为了回家(不是说他是火星人嘛哈哈哈)从发射技术的多用途上来讲,中国长征还是可以完胜猎鹰的。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载人成功多次,而他至今还没有载人飞行过。
然后从成本上来说长征系列的研发是举国体制下的产物,所以说成本方面可以说不存在,也可以说成本高昂。大家可能不知道,很多火箭燃料助推剂都是有毒的,还有火箭不回收,但他们还是要落在地上的,中国很多火箭都是陆地着陆,那么就牵扯到人群疏散、污染处理等问题,这在我国就是政府动员一下的问题,但在美国,搞这么一次花的钱估计比发射火箭花的还多。
而且国内科研人员的待遇……呵呵不说了,你们懂的。spaceX的科研人员也很多技术大牛,他们可以说是为了创造、改变世界、有趣等等这些追求聚集在一起,当然也有丰厚的薪水。在这一点上,国内成本也低。但在火箭身上,长征系列的研发可以说不计成本,没考虑过回收,许多东西从零开始,然后发射失败交学费。这不用考虑科研成本的问题,因为国家需要,所以就会有相应的财政支持。
spaceX也是要交学费的,但他们没那么多钱,所以只能尽量避免。在火箭身上,spaceX展现出的就是商业本质,压缩火箭制造成本,当然这是对比国家机构而言,然后研发可回收利用技术,减小成本。再从使用效果来说据说偌大个火箭,就弄了辆车子和一个假人,假人穿的是他们公司研发的宇航服。怎么说呢,马斯克满足了一切科幻粉丝的想象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