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都有皮衣情怀,你有吗?
我是有的,因为皮夹克应该是男性荷尔蒙的一个象征吧,仿佛穿了皮夹克,就有了男人味。再一个,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像贝克汉姆的一个偶像,贝克汉姆穿皮衣的那种野蛮气质,是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身上也可以散发的,它是有力量感的。然后我之所以有皮衣情怀,是因为小时候看的很多警匪片,有些黑老大穿皮衣的时候,虽然现在看来有点浮夸,但是当时却真心觉得有一件皮衣是一件超酷的事情。
不过现在已经被时尚化了,不在往机车风格上增强了,而是会与时尚搭配碰撞,搭配出一种视觉冲击感。不过因为有这种情怀在,所以偶尔穿着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性搭配全黑服装,增强这种机车感,做一个坏男孩的样子。甚至佩戴一些银质项链,或者一些图腾项链。当然,在都市的时候还是会比较严谨的着装,搭配正统的衬衫都是融合的,可以取代西装上衣的位置。
空军飞行员为什么都穿皮夹克?
实际上,酷酷的皮夹克多是二战电影里面的飞行员形象。当今的飞行员服装早就换成了使用复合材料的抗荷服,远非电影中的那种单纯的皮毛一体夹克。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皮夹克的确是飞行员们的标配。一是防寒保暖又抗风;二是比较利落,如果真穿着臃肿的大棉袄上去,座舱空间那么狭小,钩住挂住哪儿什么的,弄不好就会出问题,还有,万一跳伞掉水里,棉花一吸水,那飞行员也就直接沉了。
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飞行员的皮夹克都是拉链式设计。这是为了防止衣服纽扣等零碎在关键时刻脱落,酿成事故。据说美国曾发生过这类惨剧,纽扣脱落下来卡在战斗机的设备上,导致机毁人亡......(下图,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援华飞行员夹克上还多了个“装备”——后背上缝上了一块“Blood chit”(求救书),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的中文,可以保证飞行员跳伞后,能被当地的老百姓理解和救助。
)其实,在上世纪初,飞机刚刚发明时,操作者穿着普通衣服就能直接上天。因为,当时飞机性能有限,高度低,速度也慢,就跟我们现在开摩托车差不多。(1914年,日本飞行员)到了一战时期,飞机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飞行最高能到8000米,速度达到300公里/小时,这个高度和速度,就需要皮制的专门飞行服装了;二战时飞行高度已达8000-10000米,速度超过700公里/小时。
这时,携带氧气面罩的厚重皮毛飞行服成了各国飞行员的标配,甚至,执行高空轰炸任务的飞行人员还需穿着电加热的飞行服。(电影《烈日长虹》中,二战中,投奔英国的捷克籍飞行员装备)随后的冷战中,在两个霸主疯狂军备竞赛中,飞机性不断地高速提升,飞行服也跟着与时俱进。像美国U2侦察机、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都可以飞到近2-3万多米的高度,显然这已经达到人类生命承受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