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年时间,拉夏贝尔市值就从120亿元降至现在的30亿元左右,1月22日,拉夏贝尔股价下跌7.65%报收4.83元,较其上市以来的最高位29.75元下跌近84%。三、拉夏贝尔主营大众女性休闲服装,近年快速扩张及加速直营模式使得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几乎全部用于零售网络的扩张,其线下网点数量由此获得高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拉夏贝尔的线下网点数量达9448个,从而使得人工成本、租金、商场等固定成本支出大幅增加,导致盈利水平大幅下滑,2017年,拉夏贝尔净利润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9.53%。
为什么亚马逊营业额不及阿里巴巴,市值却高阿里一大截?
这点就有点瞎讲了,Amazon比阿里高很自然,一句话总结首先是:阿里是中国的,而Amazon是世界的。或者说:Amazon是技术的革命者,而阿里终究只是个技术的使用者。一个科技公司最核心的价值无非是技术实力,这一点上亚马逊几乎就可以完败阿里巴巴。Amazon从做电子商务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行业技术的领军者和事实标准,一步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实力,无论是在平台本身,还是物流仓储,还是现在已经是天之骄子的AWS,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是行业的领军者。
如今的亚马逊,已经成为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手握AWS这张王牌,亚马逊已经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超级巨头,云计算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但是反观阿里,毫无疑问,在我国这片神奇的土壤上,产生区域性的科技巨头要比其他国家市场要容易得多。一方面是人口红利,这个有近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为众多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超级温床,保证了用户。
另一个就是政策庇护,我国的政策比较特殊,导致很多国外的很多超级巨头不能进入国内市场,即使进入我国市场也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这就使得国内的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竞争直接被规避掉了。两大原因的存在,使得国内科技公司发展更加顺利,也能很自然的利用国外比较成熟的模式。阿里的发展史其实也算是一部“模仿史”,我们把这个称为模式创新。
从做电子商务,到支付宝的诞生,再到如今阿里的云计算,再到支付宝亦步亦趋的跟随腾讯的步伐做圈子、做奖励金,可以说每一步后面都有模仿的影子。而相对来说,登录美国市场对于国际化来说,自然很有好处,然而这也为其发展埋下了隐患。国外鼓励科技创新,鄙视跟随着和模仿者,所以你会发现,在国外你很少能看到完全同一类型的模式完全一样的科技公司,而国内不一样,你做电商大家都做,很多还模式相同,你做物流我也做物流,你做图片社交我也做,你做金融我也做,你做打车我也做打车,你做单车我也做单车......这样的搞法在国外并不受待见,而阿里正是这样的企业,即使阿里已经是国内行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