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一件衣服成本三四十,却能卖三四百,实在是暴利。可谁又知道,就算是这样,商家能赚到的也是微乎其微。就目前火爆的电商而言,电商平台本身交易就是要付平台服务费的,如果请代运营公司运营店铺,每年也要交服务费,这两项加起来仅店铺的日常运营,其成本可能就要达到销售额的30%了。一家店铺光靠自然流量是没法生存的,需要参加平台活动和做推广。
就天猫而言,一家健康的店铺每月至少需要拿出月销的百分之十用于付费推广(直通车、智钻等),活动的坑位有些也是需要付钱来买的。对于服装这样竞争惨烈的类目,其成本可能更高。往低了算,这些成本也要占据销售额的20%了。再加上制造环节、物流环节以及品牌方自身设计、管理的成本,可以说,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并不会太高。
如何在不偷工减料的情况下,压缩成本,精益求精,可以说是目前各个公司竞争的关键。品牌的实力决定了价格的天花板一件衣服能卖多少钱,往往不是老板说了算的。任何领域都有三六九等,不同价格段有不同的竞争对手,一个品牌很难去跨越多个价格段,想要占据更多价格段,只有去创建一个副牌。一个低价的商品,有一天价格翻了一倍,到了一个新的价格段,那他几乎是很难出单的。
一个高价的品牌,有一天五折出售,也许短时间内他会销量大涨,但长此以往对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会觉得自己已经用低价买过了,无法再接收高价了,只会期待下一次促销。而保持低价促销,则会降低品牌的调性,慢慢丢失了原先价格段的受众,但低价段原本的受众并不一定会愿意接受这个品牌。一个品牌所处的价格段,是由长期竞争后得出了,也许一开始会受企业定位的影响,但时间一长,其市场地位一定是市场决定的。
想在家里县城开个服装店,现在实体店有利润吗?
不建议你去开服装店。。。为什么?因为服装鞋帽这类实体店,近些年,线下一直呈萎缩状态,整体而言,全部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成本不小,费神颇多,赔钱概率超过七成。。。那么,做什么好呢?互联网影响相对小的行业,如餐饮店,卖个早餐,开个面馆,整个肉铺,设个干果炒货铺,水果超市等等。。。这些行业有什么好?赔钱概率小,赚钱概率超九成。
今年的夏天还没有怎过,有些服装店面就进入甩货阶段了,大家认为服装行业甩货一般利润点在多少?
这很正常啊,买的没有卖的精,东北老家有个卖袜子的门店,我10岁那年这家店就声称房租到期、清仓狂甩,今年30岁了,依然还是房租到期云云。行业内看门道,行业外看热闹,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疑问:“夏天还没怎么开始,咋就甩货了?”殊不知,如果不提前甩货,等夏季来临,大家的夏装都买完了,市场饱和, 这衣服卖给谁去?一旦库存积压,厂家不接受退货,这些商品就必须放置到来年夏天才能出售,所以大部分商家会选择提前甩货,尽量避免库存。
而且,很多商家虽然打出的口号是“清仓狂甩”,实际上是营销方法而已,举个例子,商家贴出标语:“原价198,现价88,清仓狂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消费者看了认为便宜,很划算,于是购买了,殊不知人家这件衣服进价才58元,甚至是38元,这就是套路。很多人会拿衣服挂牌说事,其实这种东西有生产厂家的,想要什么样式、想要多少价钱,只要付款,想要多少有多少。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去年积压的商品,毕竟已经积压一年了,款式、样式都有些老旧了,如果不赶在应季新款下来之前甩货,那么这个商品可能又要积压在手里了。而且很多甩货的商家,也有为了盘活资金而真正 甩货的。至于服装店的利润,那就参差不齐了,举个例子,像一些品牌运动装,国内的我就不指名道姓了,就那么几家,一般拿货价格是售价的4折左右,商家做活动打出“一件8.5折,两件7.5折”,这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