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蚊和瘿蚊及线虫、螨类、跳跳虫等食用菌害虫中,很可能带有链孢霉孢子,飞种植场所,成为侵染菌源。【2】进入食用菌种植过程的渠道。有了菌源,还得有进入种植过程的渠道,链孢霉才具备接近食用菌,并对其进行侵染。⑴通过菌种进入。食用菌种植中,使用了携带有链孢霉孢子的菌种,使其随菌种进入种植过程。⑵通过培养料或种植瓶带入。
培养料和种植瓶带有链孢霉孢子,在灭菌过程中,灭菌不彻底,没达到彻底灭杀培养料中和种植瓶上的链孢霉孢子,孢子随培养料和种植瓶进入食用菌种植过程。⑶通过接种过程进入。食用菌接种过程中,由于对接种室或接种箱灭菌不彻底,出现链孢霉孢子残留,在接种过程中,孢子以接种工具、人员着装、甚至是接种室中的扬尘,或其他接触菌袋的物体进入食用菌种植过程。
⑷养菌和出菇场所本来存在链孢霉孢子,自然进入种植过程。在瓶装食用菌进入养菌和出菇前,对种植场所消毒灭菌,使用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种植场所消毒灭菌不彻底,本来存在于场所中的链孢霉孢子继续留在场所中,自然渗透进入种植过程。⑸随媒介进入。空气、水体中的链孢霉孢子,随通风经通风通道、加湿用水进入种植过程,也可能依附在害虫肢体,随害虫飞入或爬入种植场所内,进入种植过程。
三,适宜链孢霉生长的环境。▪链孢霉,它的菌丝体在4~44℃温度范围内都能生长,,25~36℃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最快,24℃以下活力差,生长缓慢。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几乎不受湿度限制。▪链孢霉在PH值3~9的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0~7.5。▪链孢霉,具有好气性。氧气充足时,分生孢子形成速度快。
氧气适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生长的越好,蔓延的越快。条件适宜时,2~3天就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由此可见,食用菌种植中,一旦有高温环境出现,氧气充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即能形成利于链孢霉孢子萌发,生长迅猛的适宜环境。四,防治措施。链孢霉的侵染,对食用菌种植,威胁很大,必须做好链孢霉的防治。【1】预防为主,阻断链孢霉孢子进入。
⑴做好菌种制作和购买菌种检测,杜绝带菌菌种使用。⑵做好培养料灭菌,保证灭菌彻底,灭菌效果,彻底杀灭培养料和种植瓶上携带的链孢霉孢子。⑶做好接种室(箱)和养菌出菇场所的消毒灭菌,彻底灭杀空间内存在的链孢霉孢子。⑷种植场所内、外,及门、窗、通风通道、地面,经常喷洒灭菌药剂,做好加湿用水灭菌处理,彻底灭杀空间存在的链孢霉孢子。
⑸场所门、窗、通风通道安装防虫网,防止害虫飞入、爬入,做好害虫防治,防止因害虫带菌,对菌袋造成链孢霉侵染。⑹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空间氧气含量的管理,保持不出现利于链孢霉生长的环境,抑制链孢霉生长活力。【2】及时发现,做好感染种植瓶管理。对已受到链孢霉侵染的菌袋,立即密闭移出种植场所,在远离种植场所的固定空间内,进行分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