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媒体报道的网红开网店收入的新闻,让许多人误以为刷刷脸就收入上亿了,比如最近媒体爆料王思聪女友开网店年收入1.5亿,外媒爆料网红张大奕年入3亿,他们具体分到多少钱不清楚,但是他们后台运营商财报可见一斑。 新三板公司如涵电商运营着张大奕、大金等网络红人的淘宝店铺,为她们提供整套服装供应链服务和网店运营工作, 根据财报,2016年预估年收入1.5亿多,但利润年亏损几百万,一个600多专业团队才创造1亿多营收,你认为一个连三线明星粉丝量都到不了的网红摆摆pose年入亿?那范冰冰早该行开淘宝店了。
那些认为随便开个网店,开个餐饮店年收入百万的,可以参考下这个行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年收入,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都是可查的,大股东一般就几十万,拿得少主要目的是财报利润好看点,拉升股价,许多国内上市公司财报许多都粉饰过的,实际还差。 个人认为很多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都是虚高的。 美图号称月活几亿用户,披露财报显示亏损很多亿。
95%收入竟是卖手机,年卖几十万部手机竟然要50亿美元市值,上市公司要靠业绩说话的,猎豹移动用户都超过美图的,而且已经盈利,市值20亿不到。 滴滴的350亿美元估值依据日订单1400万次(靠补贴烧出来的需求),等价格提升3成后,日订单马上缩水300万次,媒体爆料最近斯坦福教授经过论证认为优步估值被高估2倍多。
国内30%创业板企业一年利润买不到上海内环的房子,然而他们套现几个点,就能买几套。 一直纠结于年收入概念的,其实没有掌握技巧,要赚钱关键是资本证券化,杠杆化,靠蛮力你使劲赚,还不如会讲故事的人,中国名人榜前100名的文体明星,年平均收入是3000多万,而2000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至少30%老板年收入都到不了这个数字,但奇怪的这些老板都身价很多亿,就是一些st亏损股,有着壳概念的公司都身价不菲,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百倍,老板赚钱本事不大,但各个都是故事大王。
许多中产阶级已经懂得杠杆原理,楼市股市就是这样被疯狂拉升后让那些辛勤劳动的人接盘的。之所以会认为年收入百万很容易,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1 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让世界变小,对个别成功的人士密集报道让人们误以为是高概率事件。根据胡润研究院数据,中国资产千万以上人数是100多万,占人口总数千分之一。一线城市比例百分之一。
平均年龄39岁。一线城市市中心的房子已经豪宅化,有的整个小区都是千万以上房子,如果市中心逛逛的话,会产生错觉上海一半人资产千万,即使如此,上海北京等拥有千万资产人数比例不足百分之一。因为看似房子多,其实空户,外地户,其他是多房产是挂在一个人名下。比如中晋老板汤臣一品就3套房,快鹿老板市中心别墅就4套,狼教授给每个夫人就2,3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