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量多的价格必然便宜,追求利润的价格相对就会高。商品的零售价比批发价高很多,是因为做为流通环节最后一环的零售商,其承担的成本是最高的。中间商或者批发商明显是为了卖的多,零售商虽然也想卖的多,但再多也不可能在单品上比中间商多。
商品的零售价为何比批发价高很多?
商品的零售价比批发价高很多,是因为做为流通环节最后一环的零售商,其承担的成本是最高的。但即使如此,表面看起来的高毛利率,也并不代表零售商有很好的收益。一、作为流通环节的最后一次定价,高成本决定了商品零售价比批发价高很多产品从生产环节出来,就进入流通环节。这个环节有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分销商等等。这些环节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通过完善的渠道,将产品送至零售商处。
其经营本质遵循规模效应原则,一个城市或地区中间商数量一定是少于零售商的,并且量级差别很大。这个性质就决定了中间商成本尽量要低。零售商所承担的成本是最多的,因为零售终端运营更为复杂,环节更多,每一个点都会产生成本。房租、消防、水电、人工、服务、营销、采购等等。比如零售商员工有200人,就要承担全部社保费用,房租平米单价也比批发高很多,零售商为了获取更多流量,都是选择最好的位置。
批发商一个仓库就可以。这些营业成本,还有其他的管理和财务费用都是不少的,还有设备设施等资产,装修成本等投入也是需要摊销,最终都会体现在商品零售价上。二、零售与批发环节的商品价量标准不同,这决定零售追求效益,批发追求效率商业有个“价量”的概念,什么意思?就是经营策略,是选择卖的多还是卖的贵的逻辑。走量多的价格必然便宜,追求利润的价格相对就会高。
中间商或者批发商明显是为了卖的多,零售商虽然也想卖的多,但再多也不可能在单品上比中间商多。说白了,中间商和批发商追求的是周转率,要的是效率。零售商周转率弱一些,就需要追求效益。零售商的效益最大化,也是构成零售价比批发价高很多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高成本,先不说去中间化,零售价高不奇怪。三、零售价面对C端消费,包含消费者体验成本,批发价体验成本无限接近于零批发商面对的是B端客户,零售商服务的是C端个体消费者,一个是客户一个是用户。
客户和用户是有本质区别的。相比较而言,对C端消费者服务成本比较高。零售商分为线上和线下,双11快来了电商平台每个店铺是需要装修的,线下实体店也需要在年节进行店堂布置。这些还是基础的消费者体验,是表面的。在零售渠道多元化的今天,零售商所要投入的体验成本绝不仅仅是这些。社群投入、门店智能设备、数字化升级、店面升级改造、送货上门、社区O2O外卖配送、全渠道布局等等,都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这些成本大部分都会转移给零售价。
体验成本并没有放在第一条零售高成本里面,是因为体验和效率提升是零售商现在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新零售的核心逻辑。综上所述,零售价比批发价高很多,并不是昨天今天才这样,这是商业规律,它们并不是一个商业逻辑。现今因为电商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零售价也越来越接近线下实体店,这也是成本增加造成的结果。事实上,电商平台和传统大卖场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电商模式也不先进,只不过平台效率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