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别买太多衣服,要努力存钱。这句话我2021年体会太深刻了。我今年46了,四线城市,体制内工作,老公以前也在体制内,前两年辞职创业,生意不温不火,但总体比上班挣的多。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住校,学习不错。家里两套房加一个出租的门面(有房贷)。这样的家庭状况应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2021年以前,准确的说应该是自上班到2021年10月份以前,我几乎没为钱发过愁,所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也几乎不理财,存款不多。
特别喜欢购物,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在电脑上操作,受环境限制买的还不是那么频繁。自从有了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逛逛,购物欲也随之增长,家里小到纸巾、牙签等生活用品,大到家具家电等大件物品,几乎都在网上采购,每天不在购物平台上巡视一番,就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任务没完成一样。尤其是衣服,每个月都在不停的买买买,同样的打底衫不同颜色的一买几件,家里衣柜几乎全是我的衣服,好多衣服买了几年吊牌都没拆。
如果按照买时的价格来算,衣服是我家最值钱的东西,但实际又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老公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欠账也不好要,从2020年开始,家庭收入他那一块就没有进账了,之前的存款买了门面后没剩多少。总觉得自己的工资是比较稳定,所以家庭开支还是保持着以往的水平,该买买,该花花。现在想想,我可真是心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些词怕是躲着我,就没在我脑子里出现过。
我们吃了一年半的老本,虽然每个月有我的工资进账,但同时还有多于工资的贷款要还。到了2021年6月,存款慢慢见底。屋漏还偏逢连阴雨,6月在北京的弟弟大病一场,我除了请假去照顾他,还托关系找医生,前后花了不少钱。刚从北京回来,单位上又传来奖金停发的消息,这个政策性的停发奖金,相信很多地方和我一样的体制内人2021年都遭遇了。
从那时起,我的收入骤降一半,每个月都盼着发工资的那天。好在还有门面的房租,勉强撑过了2021年下半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这句话是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上班二十多年,到现在除了两套要还贷的房子,几乎没有存款,成了真正的负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也在走下坡路,不存点钱,都不敢想万一家里任何一个人生病了,或者遭遇变故该怎么办。
还有儿子,但愿将来他有出息,不靠父母最好,如若不然,不给他早点准备买房钱,将来怕连媳妇都娶不到。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人到中年才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2021年10月,我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开始断舍离,开始记账,开始理财。既然开源难,那就先截流(虽然老公一直在努力的工作,但一是生意确实难做,二是不能全指望他了)。
断掉购物瘾,到现在已有三个月没有买衣服了,购物欲望也慢慢减退。清理了一些衣服挂在闲鱼,已经开张卖出了几件,准备抽时间再清理一部分处理变现。以前购买基金股票随意性比较大,从没有去学习研究过,现在开始慢慢学习摸索,争取今年在理财上有所收获。今天的醒悟但愿不晚,人到中年,未雨绸缪,少欲望,多存钱,最后才能有幸福的晚年。
将孩子穿过的衣服送人会把孩子的福气送出去,你们那有这种说法吗?
我们这边没有这种说法诶,不过有另一个说法是“孩子要穿百家衣”,就以前老一辈会向亲朋好友讨一些布片,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寓意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好养活。说到穿过的衣服,大部分家庭都有一个烦恼,就是小孩衣服太多了,穿过一次的,太小穿不下的等等,扔了可惜,留着又占地方,怎么处理呢?这里有几个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1.有针对性的送除非亲戚朋友主动问起孩子的旧衣物,我是不主张把孩子用过的衣服送出去的,倒不是说丢了福气,要真有福气,我好心送人,福气不应该更深厚一点嘛?而是不清楚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
所以咱们先问问亲朋好友,确实有需要的朋友,有针对性的送,也能避免尴尬。2.变废为宝,巧手改造对手巧的麻麻来说,衣服改造DIY,绝对秒变孩子的新玩具或者家具用品,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宝宝旧衣物DIY的视频和图解,各种五花八门的都有,按照步骤做法走,能做出很漂亮的玩具。3.爱心捐赠现在有些小区有爱心捐赠箱,把旧衣物整理好捐赠出去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可以在网上找公益的组织,也能找到衣物捐赠。
和孩子一起去捐赠,既能让孩子学会不浪费,又能学会关爱、同情他人。4.二手平台上售卖某些二手平台可以卖自己家闲置的用品,你可以重新清洗烘干消毒后,拍好照片,写上衣服的详细信息,挂在平台上售卖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当做闲置商品出售,旧衣物的定价就要低很多了。5.旧衣物弹棉花现在有些地方应该还有旧衣服打碎弹棉花的工坊,如果有这种地方,可以把小孩儿的衣服拿去弹一床小被子,弹出来棉被远没有纯棉花、太空棉的软,但用来垫在床上,也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