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懿)大夫人去世早,二夫人卢寿萱小心眼。虽然卢寿萱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她看着张作霖娶了一个又一个夫人后,天天争风吃醋,给其他小妾颜色看,姐妹们都不喜欢他,对于这种窝里斗,张作霖更是反感,于是她逐渐失去了宠爱,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三夫人戴宪玉的弟弟经常喝醉,有一次,他喝醉酒后在街上对准路灯一个接着一个地打,这种鸣枪行为影响极坏,惹怒了张作霖,张作霖要将他正法!戴宪玉得知后苦苦相求,可最后依然没有保住弟弟,弟弟被张作霖杀死之后,戴宪玉一气之下离开了张作霖,出家当了尼姑,从此青衣古佛,了无牵挂。
张寿懿独享恩宠原因正是因为张寿懿的高情商和温柔体贴,让张作霖对她宠爱有加,她懂得如何让张作霖开心,每天晚上会给张作霖唱几段儿京韵大鼓,以解疲乏。时间久了,张作霖让张寿懿当上了大帅府的大管家,府中所有大小事物都由张寿懿处理,但张寿懿得到宠爱,却不恃宠而骄,她极善于平衡各位太太之间的关系,这更让张作霖吃惊。
张作霖曾为她建了一栋独立公馆。作为张寿懿的专属公馆,张寿懿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将其他太太的儿女都接到了小青楼,将他们安排到二楼最好的房间,而自己却选择了一个阴面的房间,此举赢得了姐妹们的信任,由此看出张寿懿极会为人。(公馆实景)张作霖不允许夫人们干涉工作,但张寿懿却是例外。张作霖土匪出身,脾气不好,时常发火,张寿懿经常给他“擦屁股”,在大帅府救过很多人。
有一次,张作霖发怒,要枪毙两个人,张寿懿觉得这两人罪不该死,吃饭的时候,她就把一盘张作霖最喜欢的黄鱼扔到了地上,骂张作霖乱杀人,当时副官们吓得不敢出声,但张作霖不但不生气,反而蹲下捡起黄鱼吃了起来。从此之后,只要遇到重大事情,张作霖都会找张寿懿商量一下,而张寿懿的话也能进入张作霖的内心。1928年,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展现出张寿懿的大将之风。
张寿懿原本张灯结彩等张作霖回府,没想到却迎来了张作霖的遗体。当时张寿懿嚎啕大哭,十分伤心,张寿懿的母亲在一旁提醒她“要以大局为重”,张寿懿强作精神,果断召集奉系将领商讨对策,稳定军心,同时换上了漂亮的服装继续歌舞升平,庆祝大帅归来,以避免日本人的猜忌,此举成功迷惑了日军,为少帅归来争取了时间。等张学良归来后,张寿懿正式为丈夫发丧,日本人这才知道自己被张寿懿的“表演”蒙骗,张寿懿的沉稳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六位夫人的命运结局1937年东北沦陷后,张寿懿带领全家人住进了天津租界,1948年她又带着一家老小从天津到达了台北,此后沿袭帅府的模式,并始终照顾张学良。六夫人马岳清和张寿懿关系很好,两人始终形影不离,一开始马夫人总在伺候张寿懿,后来张寿懿直接改了老规矩,让六夫人与她平起平坐,一家人其乐融融。张作霖的大太太1912年去世;二太太在张作霖炸死后一直在天津居住,活到了94岁;三太太在出家一年后郁郁寡欢去世,终年34岁;四太太带着儿女在天津定居之后,又到香港和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建国后回到了祖国,活到了90岁,后因病去世。
张寿懿1966年因病去世,享年68岁,六太太1975年去世,享年70岁。张寿懿一直照顾张氏子弟,勤勤恳恳。她去世时,葬礼异常隆重,许多官员到会致哀,丧葬车队由宪兵开路。由于张寿懿救过很多东北老乡,有的人要被枪毙,张寿懿就跟蒋介石、宋美龄求情,每年都有人感谢张寿懿的救命之恩。结语:张寿懿得到张作霖的宠爱主要是因为她的高情商和高智商,她有文化有谋略,识大体通人情,还能处理好张作霖与太太们的关系,对张作霖的事业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