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为他无法传宗接代,因此,正德皇帝才任由他胡来,到了最后,正德皇帝看不下去了,一道旨意,就能将刘瑾凌迟,若是刘瑾有后人,正德皇帝怎么能安心看他一步步做大?但换成会生育的宫女,皇帝的权力就危险了。如果一个宫女也能一步步地走到刘瑾的位置,那她不管是和谁生孩子,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直接受益者,来继承她的权力,但这又是皇帝不可能会允许的。
哪怕是自己的妃子,皇帝也不希望这个妃子的儿子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何况是宫女呢?这就是皇宫里太监存在的原因,除了能干体力活,来弥补皇宫里劳动力缺失之外,太监还充当着执行皇帝意志的角色,这一点是宫女们做不到的,尤其是在古代女人地位低下的特殊背景下,让一个女人在朝堂上耀武扬威,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接受,哪怕是武则天在位时,照样还是有不少人反对。
另外,如果皇宫里全部用宫女的 话,会有不少的麻烦。古代的皇宫里,还有不少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比如到宫外去宣旨,或者是代表皇帝皇帝去督查战况等,这些工作如果让宫女来做,那么麻烦就大了。首先,古代的社会风气,决定了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才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要求,而让一个宫女去抛头露面,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如果皇帝坚持这样安排,那他的皇位就不稳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封建社会时期,女人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而皇权又是不容亵渎的,让一个女人抛头露面,或者是代表皇帝外出,是不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如果皇帝非要这样做,那么“无道昏君”的帽子就没跑了,皇帝也不傻,犯不着冒天下之大不韪。其次,如果让宫女出宫办差,指不定会遭遇什么,毕竟女性从来都是弱势群体,万一遇到歹人给侮辱了,这岂不是有损皇家脸面?再者说,一般宫女在入宫时,年龄都在十几岁,古代的人成熟得也早,保不准这个宫女有个青梅竹马什么的,假如她趁着出宫办差的机会,与自己的情郎旧情复燃,做出点什么事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来,这个宫女办完差回到宫里,又刚好被皇帝看上,这岂不是让皇帝蒙羞?再假如,皇帝不知道这个宫女在宫外干了什么事,临幸并成功让这个宫女怀孕,那么,生下来的孩子,算谁的?总之这都是各种各样的麻烦,为什么古代的皇宫会规定宫女一辈子不能出宫,这就是原因之一,无他,规避风险。古代的宫女们一旦入宫后,基本上就终老在皇宫内,即便是到了清朝顺治年间之后,允许放宫女出宫,但也是让那些到了年纪的宫女“自动离职”,给予一定补偿后打发走,绝不可能会让这些宫女再回到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