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前进运动”领导人表示,教师队伍对马克龙的改革是一个大挑战。菲利普总理再次向他们发出释好信号,如逐步提高教师工资,以使该群体在未来实施的退休机制中免遭损失。但法国工会也在想办法进一步扩大抗议行动以便把所有的不满者联合起来,爱丽舍宫必须避免跨过事态升级的门槛。当前解决政治危机的关键,将取决于法国教师队伍的态度,因为这一职业在民众中享有普遍好评及威信。
总之,虽然是由菲利普总理承担着改革退休制度的重责,但毫无疑问法国人仍会将矛头直接对准马克龙。43%的法国人认为,在反对退休金改革的大前提下,这场大罢工总体上首先是反对总统马克龙政策的行动。在1995年,法国爆发了持续3周的大规模罢工,但示威者的目标是当时的总理阿兰·朱佩而不是总统雅克·希拉克;25年之后,示威者对准的只有马克龙。
对法国目前的政局,《费加罗报》评论称,在汹涌浩荡的反对浪潮之中,总理府好像一个平静的港湾,走廊安静,工作人员表情放松,强大到对外部压力免疫。菲利普总理首先承诺改革第一时间决不会引发人们养老金立即下跌,其次承诺改革将会渐进,力图减少民众的不适感。一名总理府顾问则说,改革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舆论的支持,但是改革不能就此停歇。
政府就在这样高涨的乐观情绪中发起了改革的攻势,直到现在与坚硬的现实产生摩擦。但是马克龙阵营很有可能跟反对他的舆论死磕到底,因为马克龙主义对法国模式,尤其是社会模式进行过深入思考,强烈期待彻底扫荡这个国家的漏洞和弊病。但马克龙政府改革的时机有点没有天时地利的感觉,面对严重的抗议,马克龙主义从雄心勃勃,陷入了逐一安抚反对派并分而瓦解之的迷宫。
在巴黎街头的抗议人群法国政治哲学教授尚达尔·德尔索认为,近25年以来,法国深陷想改革而不成的泥淖,所有人都不满意,历届政府无论给出怎样的改革计划,都被民众指责在吸血。但是法国的命运就注定该是一动不动吗?特殊退休制度、特殊工种的特殊福利,这些源于二战后经济发展,来源于蓬勃就业市场的产物,如今让法国因失血而苍白。
相比之下,瑞士已经在不久之前取消了大部分公营机构,意大利也已大幅推进对退休制度的改革,只有法国还陷于停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法国人骨子里对于平等的乌托邦渴求,他们要求一个已在财富分配上比很多欧洲国家都做得好的国家,为了公民本身应需承担的义务,而继续做不切合经济现状的支出。然而历史终究是要往前走的,无论法国人愿不愿意,历史都将继续流淌,不前进者,终将黯淡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