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的产品怎么样?
用事例说话:我连续用过四支无限极牙膏,突然有一天牙疼,那是一种要命的疼痛,去口腔医院检查,原来是蛀牙作祟,然后是一系列的钻孔,补药,补洞,折腾了将近一个月,花了三千多大洋,总算解决了牙疼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无限极牙膏之前,我的牙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当然我不是说我的牙疼与牙膏有关联,我现在要说的是,无限极产品没有任何保健作用,纯粹是骗人的玩意。
如何辨别你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保险或其他产品?
首先正规的银行理财,都是比较靠谱的。银行理财,特别是大银行的理财产品,风控一般都偏保守;虽说新规之下,不让承诺保-本了,但实际上操作下来,实际收益通常都能达到甚至是超过预期收益,更别说本金的安全了。但可怕的是,有些人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勾结网点工作人员,通过高额佣金返现等手段,让他们推荐自己产品冒充银行理财卖给不知情的老百姓。
比如去年的御富飞单案,客户到某支行购买理财产品,支行行长亲自推荐了一款“收益高风险低”只面向高净值客户的“银行理财产品”。事后证明,这既不是银行自己发售,也不是代销,而是彻彻底底的“飞单”,客户实际购买的是一家叫逾富资管的私募基金的产品。如果这笔投资实际也赚了,客户也不会察觉,行长闷声发财,神不知鬼不觉的皆大欢喜;可惜并没有,御富的投资失败了,客户血本无归,行长锒铛入狱。
所以,飞单,并不是骗了就飞跑的意思,也不是必然会亏损,而是说,你本来想去买银行理财,却被忽悠得买了完全不属于银行,甚至跟这家银行完全没关系的产品。客户承担自己根本不知道的风险,有可能完全不适合自己,甚至是承担不了的风险。这才是飞单最可怕,最可恨的地方。预防飞单,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阅读理财说明书,看清楚管理人和发售方,不要什么都不看就签字,也不要盲目相信在银行里的买东西都是银行的,饭馆里也有外边飞进来的苍蝇。
其次,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去中国理财网查询一下,你要买的这个理财产品的登记编号。一般正规银行理财都是C开头,对个人客户的话是14位,私行或同业是15;这个登记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号一样,是真是假一查便知。别怕麻烦,买见衣服还得货比三家,几万几十万的理财,怎么能反而看都不看就下单呢。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