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厂商都把网络作为库存销售的主要渠道。厂家可以在网上开店,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代理商可以找到各级经销商在自己的代理区域销售商品。这时候代理商也是批发商,代理商可以批发商品给各级经销商销售。在渠道为王的商品流通时代,商品将经历从厂家、渠道商到消费者的一系列流通渠道。
服装代理价格低还是批发价格低?
在渠道为王的商品分销年代,商品从生产厂家,渠道商到消费者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流通渠道。分销生态链大致是 厂家--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市县级代理--消费者。一般来说,代理商按代理价从各渠道拿货,垄断了某个厂家的商品在某个特定区域的销售权和定价权。代理商在其代理区域内可以找各级的分销商来销售商品。
此时的代理商也是批发商的身份,代理商可以把商品批发给各级的分销商来销售。因此,不能简单地比较代理价格低还是批发价格低,要看流通中经历了多少的环节。经历的环节多,费用高,自然价格就高。随着网络的兴起和物流的大发展,现在流通的环节越来越压缩了。厂家可以在网络上开家店,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面对这种新零售业态的崛起,代理价和批发价已经是过时的概念了。
自己是做尾货服装的,货都是亲手把关,质量好价格也不高,为何就是销售不出去?
纯粹卖尾货,现在是死路一条。。。因为现在的销售模式变了。怎么变的?老牛谈谈个人心得。这尾货,老牛2000年以前就接触过,当时确实好卖。老牛当时也赶过集,摆过地摊。差的时候,一天卖3,5千,好的时候,卖过1万多。。。在2000年至2013年之间,这尾货生意属于黄金岁月。但是,很多情况也在发生悄悄改变。出现很多大户,大户收货,只要带品牌,基本上齐收。
卖得完呢?肯定有死版。但基本上卖掉2/3,就不赔钱。。。13年后,网购盛行,房价飞涨。很多厂家将网络当成库存货销售主渠道。线下大批商家由于价格透明,也近半参与到尾货市场。很多三四线城市,集贸市场,几乎均成为尾货市场。什么以纯,海澜之家,包括一些乱七八糟的牌子,卖多少钱的都有,10元,20元,50元。渐渐正品没人要了。
。。尾货的利润高不高呢?不高,多在30%左右。为什么不高?因为多是滞销品,且拿货量大,多无法补货,常常码数不全,必须快进快出。卖到最后,赔钱卖也正常。。。这两年,经济不好。许多卖尾货的,由于量放不出来,各种成本居高不下。有近半人反而做亏了,不干了。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夏天季尾,还剩8000件短袖,成本做出来是50一80元,压下来,后来统统10元处理给尾货商。
尾货商卖多少钱呢?20至30元,但到今年还没售完。算了一笔帐,也赔了。。。尾货也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谁?首先是山寨厂家。举一例,你是10元收的成本50元旧款,山寨厂家是10元生产的新款,谁好卖?另外,顾客信你这尾货是成本50,而你卖20元吗?99%顾客不相信,没人听你解释,也没那时间。。。这样,造成一种什么后果?本来收尾货是走量的,现在量和卖正品没有区别,卖不了几件。
。。还有几个地方可以暂时放开。第一,巴扎,但是你的货必须是超低价格,不超过30,主要是给老人的。二是品牌店,比如波士顿,现在厂家原价1k亏50给你,你卖100。第三,网络,厂商花巨额推广费杀熟,或者给网络名人直播。这些网络名人是轰动一时大师。好货在网络名人里也卖不出去。他们肯定赔钱。大部分都是厂家出一半,价格几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