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品的组合定价策略,根据不同产品属性和营销策略制定产品价格去饭店烧烤店吃饭,感觉价格很便宜,但啤酒喝得多不便宜,这是备选产品盈利的定价。去快餐店或者线上购物,发现一小杯可乐8元,比2L的都贵,但放在套餐里很便宜。办个健身房年卡便宜,单次健身很贵不合适,套餐类属于捆绑式定价。服装鞋类这种具有产品线特点的,定价策略具有系统性,还有家电产品都属于这个范畴,是产品线定价。
有些日用品价格也许不够敏感,倒是可以采用均一性定价的方法。旅游景点、游乐园有的有套票,是捆绑式定价,但有些买了门票进入后,单次游玩项目单独收费,这是另一种分布式定价方法,是进入消费。综上所述,商品化过程中商品定价策略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环境内还具有组合性特点,比如消费者定价,酒店房间再快过夜时很便宜,还有机票在不同时段和年节订票,价格也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产品属性和消费群体要精准明确,这是基础,后续的定价策略才能精准。就像前面提到的,定价其实是赚钱盈利,在原则上是选择卖的多还是卖得贵的逻辑,从而通过不同的定价方法来实现市场占有。我是灵兽山,20年零售践行者,100余家零售咨询项目!关注增长、战略、供应链、流程再造、运营落地。挥墨、论剑、相拥!跳脚、争辩 、相携 !解惑、鞭策、奋进!欢迎关注!皆为原创!期待互动!。
创业者,要如何给自己的产品定价格?
给自己的产品定价,本身的原理比较简单,但实际的操作却又诸多巧妙之处。我们分三个不同思路来谈这个问题:第一,成本定价法。如果我制作一个烧饼需要1元的材料成本,按照预计销量测算,每个烧饼还需要承担0.2元的人工、店租、水电、税费等其他成本,然后,我希望每个烧饼还能有30%的利润,这样一来,烧饼的售价就应该确定为:(1 0.2)*1.3=1.56元。
这就是成本定价法,简单明了,容易操作。缺点是,按照这个价格未必能达到预期的销量。比如,原来你的预期是每天卖500个,结果只能卖出去100个,这样一来,材料成本500*0.2=100元摊到每个烧饼上,就是1元钱,加上材料成本后,按照1.56元卖出,相当于每个亏损0.44元。这就很尴尬了。第二,市场定价法。
如果我隔壁或者附近卖的烧饼是2元一个,那么,通常情况下,我打算卖的烧饼也应该确定为2元一个,这就是市场定价法。贸然想定高价,结果一般是卖不出去,除非你的产品与别人的产品有显著的区别,比如,明显大很多,或者多了很多馅料。而降低价格的话,一方面破坏市场价格的行为容易引来同行敌视,另一方面也会让部分消费者怀疑你的产品质量,在没有好的契机的情况下,降价未必是好办法。
第三,差别定价法。创业产品有的时候可能缺少市场比照物,或者有的时候因为品牌的不同,消费者难以比较他们的区别,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使用差别定价法了。有一个朋友曾经代理过几个化妆品品牌,都放在当地的商场销售,定价是按照进货成本加上预期利润做的,也就是成本定价法,也兼顾了市场类似产品的价格情况。但是,有一个产品因为是新牌子,消费者不了解,销售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