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尤三姐为柳湘莲自杀后,薛姨妈直感叹,可薛宝钗一点不为之所动,劝她哥哥既然不需要张罗柳湘莲婚事了,不如赶紧请生意上帮忙的伙计吃饭感谢一下人家。薛宝钗的心里惦记的都是现实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人死了就死了,伤感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三是香莲舍近求远找黛玉学写诗,大家都觉得香莲和薛宝钗住一起,舍近求远找黛玉,是宝钗人品不行。
薛宝钗诗书礼乐也确实都是佼佼者,可她已经知道精通这些不能当饭吃,女孩子做点针线还能省点家用。她却也并不劝阻香莲,任由香莲追求她以为的快乐。四是宝钗扑蝶嫁祸黛玉。我只想说宝钗那时候确实对宝玉上了心,那个少女不怀春呢,要不她总到怡红院去,都招晴雯心烦了。她扑蝶也是很少有的女儿之态,估计是有了心上人之后才显露的这一点女儿情趣,这时八成心里都是宝玉呢,一时心急,总不能说跟宝玉捉迷藏吧,情急之下自然就会想起林黛玉,毕竟她这会子离开众人也是去找林黛玉的。
要说宝钗无情,她却暗地里接济无亲无故的邢夫人侄女邢岫烟;帮史湘云开螃蟹宴;送燕窝给黛玉。薛宝钗已经被生活磨砺成了毒眼,只有她看出邢姑娘困窘、湘云在史家做针线到深夜的艰难、黛玉寄人篱下的苦楚。如果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一定要促成金玉良缘,薛宝钗在看清贾宝玉华美的表皮下幼稚的心灵,又如何愿意嫁给贾宝玉呢。她的生活磨砺,让她远远的走在林黛玉前面,她要操心打理的事情很多,不会像林黛玉那样闲的悲花伤月为情所困;而比之林黛玉至少还算一算贾府入不敷出,贾宝玉那一句反正短不了我们的,可知贾宝玉确实是腹内原来草莽。
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着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着《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哥哥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