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妆 > 经验 > 化妆经验 > 杭州哪里有种植苎麻的,悬铃木叶的形状

杭州哪里有种植苎麻的,悬铃木叶的形状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2 04:21:19 编辑:一分女性 手机版

1,悬铃木叶的形状

悬铃木:落叶,单叶互生,鸭掌形(特殊) 名称: 无毛法桐 科属: 悬铃木科,悬铃木属 生活习性: 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略耐寒,耐湿,耐旱,生长迅速。 观赏特性: 树干雄伟端正,叶大荫浓,树冠广阔,生长迅速,有极强的抗烟尘能力,且无果球飞絮,是优良的行道树种。 适应区域: 长江中下游各省区、西北、西南地区 二球悬铃木。为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又名英国梧桐。其形态特征为落叶乔木。树皮薄片状不规则剥落。叶基部呈微心形,有托叶。生活习性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微酸性或中性,肥沃的土壤生长良好。同属种有三球悬铃木(又称法国梧桐)和一球悬铃木(又称美国梧桐)。栽培管理常用扦插繁殖。 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为什么悬铃木叫“法国梧桐”呢?原来,这种树木,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人云亦云,把它当作梧桐树了。 二球悬铃木的亲本三球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国传播佛教,携带这种树,种植于西安附近的户县古庙前,至今尚存树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这是我国最早引种的悬铃木了。可惜,这种三球悬铃木在西安也没推广,西安的行道树是从上海引种的二球悬铃木。 另一个亲本一球悬铃木,原产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岛等地已引种栽植,生长良好。 现在,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青岛、西安、郑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树的是二球悬铃木。
属于广义上的叶卵形或广卵形,但也可以说是鸭掌型。
悬铃木叶苎麻  【学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 makino.  【别名】山麻 方麻 八角麻  【分类】荨麻科苎麻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高70~150厘米。单叶对生;近圆形或卵圆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3裂,裂片骤尖或尾尖、两侧有数粗牙齿,叶缘为粗重锯齿;基部阔楔形或截形,表面有糙伏毛,背面为短柔毛。花序长穗状,着生于茎上部叶腋处。瘦果狭倒卵形,有毛。花果期6~9月。产于潮音瀑、凉清河、崂顶等景区。生于山坡林缘、地堰、沟边湿润处。国内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茎皮纤维可作纺织和造纸的原料。根、叶药用,治跌打损伤及痔疮。种子可榨油,用于制肥皂。

悬铃木叶的形状

2,什么叫生姜

生姜是新鲜的姜,干姜是“新鲜的姜”时间长了变干后就是干姜了,老姜是厚厚的皮成灰色就是老姜,还是生姜的味道更好些。
铜陵姜简介 铜陵姜,它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年代,就成为全国生姜的著名产区。铜陵姜,以其“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香味浓郁”等特点而闻名全国。铜陵姜,可食药两用,且营养丰富。化验表明,其含蛋白质1.4%、糖8%、脂肪0.7%。此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在医药上,铜陵姜有健胃止吐、顺气祛寒、化痰解毒、发汗消热等功效。 生长 铜陵姜阁既可用于催芽,亦可用于贮姜,独具特色,其优点是在孵种期间,经过加温脱水,姜皮干燥皱缩,减少了姜块中的游离水,提高了姜块内温度,促进酶的活动,使养分不断转化,并杀死种姜表皮附着的一部分病菌及纯化姜块中的病毒,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贮藏和催芽一次成功,且姜阁贮藏姜种量较大,一个姜阁一次可贮藏催芽种姜达8000-10 000kg。 铜陵生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属多功能食用产品。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作用 铜陵生姜的营养十分丰富。据化验资料分析,生姜除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油以外,还含有蛋白质1.4%、糖8%、脂肪0.7%。此外还有人体所必须的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栓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老姜具有健胃、止血、顺气去寒、化痰解毒、发汗消热、调味蔬菜、增进食欲等功能。铜陵人喜食生姜,并视生姜为良药,铜陵有民谣:“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铜陵产姜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 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著名产区,并被列入朝廷贡品。据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明代铜陵生姜已成为“热门”特产。“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贩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清.赵锦风〈俗篇.新城记〉)。清顺治13年(1656年),〈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岁不下十万担”。至民国年间,年产量约720吨左右。时大通经营生姜的私营行商有6家,每年采购鲜姜销往安庆、芜湖、镇江、扬州等地,象安庆的“胡玉美”、扬州的“四美”、镇江的“恒顺”等有名的酱园采购铜陵生姜,加工糖冰姜、糖醋姜、酱姜等。建国初,生姜仍以私商经营。 编辑本段生姜的用途: 1、频嚼生姜,或用生姜研汁服,可以治疗呕吐。 2、乘车前喝些生姜汁水,或切一片生姜贴在手腕内侧腕后横纹2寸处,用纱布包好,能防止晕车。在乘车途中含几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晕车呕吐。 3、将生姜捣碎与红糖混合,冲姜糖水热饮,可治妊娠呕吐或痛经。 4、用鲜生姜汁半杯,蜜2匙,加水调匀饮服,可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 5、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可治痰多咳嗽。 6、用生姜30克煎汤,给小儿洗澡,可治小儿咳嗽。 7、用生姜捣汁,调入米粥中同食,可治反胃。 8、用生姜捣汁,频频漱口吐出,或研末涂擦疮疡,可治口疮。 9、用生姜捣汁,调蜜适量,稍微煎煮,每次服几汤匙,一日数次,可治咽喉肿痛。 10、吞服生姜汁,可治食物中毒。 11、用生姜汁频擦腋下或患病处,可治狐臭、白癜风。 12、取生姜焙干研末,与枯矾末等量混匀,同擦患牙,可止牙痛。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黄姜。   (黄姜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是姜中上品)   1、老姜一般用在火工菜中(如炖、焖、煨、烧、煮、扒等烹调方法),主要是取其味,而熟后要弃去姜。   所以姜需加工成块或片,且要用刀面拍松,使其裂开,便于姜味外溢,浸入菜中。   2、老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   3、作为配料入菜的姜,一般要切成丝。

什么叫生姜

3,吴江的特产是什么啊

鱼米之乡吴江,自古就是繁华地。土生土长的鱼米果蔬,土法土做的名吃名点数之不尽。最能代表吴江特色的土特产首推盛泽丝绸、震泽蚕丝被、七都太湖三白。 盛泽真丝绸 吴江“代表作”   盛泽镇盛产丝绸已有3000余年历史,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近40余年来,盛泽丝绸的生产更是称雄一方,种类繁多,精美绝伦,出口量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量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色彩亮丽、轻薄易带、声名远扬的盛泽丝绸可谓首选。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买丝绸的好地方,位于盛泽镇东南面的姚家坝桥西,市场仿照明清市集布局,1200间店铺鳞次栉比。据当地人介绍,在盛泽舜新中路上买真丝服装一般也是比较放心的。在选购真丝时务必注意一定要问清是否是真丝,有些消费者不明就里,认为丝绸就是真丝,而有些商家可能偷换概念,用真丝与化纤交织的“丝绸”代替真丝。   震泽蚕丝被温暖每个严冬   蚕丝被既保暖又透气,用蚕丝做成的被子轻暖、柔软、贴体。蚕丝被不会滋生螨虫,不含化学用剂,绝对健康、绿色、环保;还具有辅助治疗如关节炎、风湿病等功能,特别适宜老人和孩子使用。   震泽镇是蚕丝被的原料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蚕丝被行业开始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作坊,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款式、花色逐年翻新,生产工艺也不断改良,由过去的必须每年翻松到现在可以做到十年免翻。涌现出了“辑里”、“英宝”、“山水”、“慈云”、“太湖雪”等几十个蜚声海内外的品牌。近年来,企业在蚕丝被的款式、包装等方面又作了较大改进,包装精良、携带方便的蚕丝被纷纷进入各大城市的专卖店和大商场。   “太湖三白”丰盛您家年夜饭   吴江地处太湖之滨,而说到太湖特产,“太湖三白”———白虾、白鱼、银鱼闻名遐迩,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通体洁白透明,晶莹如玉,故又称“水晶虾”。银鱼细长如玉簪,形圆而透明,“长不过三寸,色明莹如银”。作为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太湖三白”晒制成干,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震泽熏豆茶 吴江的“茶道”   震泽熏豆茶是除蚕丝被外震泽特产的又一宝。熏豆茶的配制,以烘豆为主,绿茶为辅,再加适量炒熟的芝麻、晒干的胡萝卜条和新鲜的震泽豆腐干丝,更考究者外加桔皮、笋尖和青橄榄一枚放在其中冲泡。   熏豆本为农家炮制,不可多得,但随着熏豆茶的市场化,目前在市面上不难买到已经配料好、封装成小包后装盒的成品,这亦不失为购买吴江特产的明智之选。   除了盛泽丝绸、震泽蚕丝被、七都“太湖三白”、震泽熏豆茶外,同里的闵饼,平望的酱菜、辣油辣酱,黎里的辣脚套肠,震泽的黑豆腐干等都能让您的家人感受吴侬软语般的温馨和6000年吴文化的底蕴。
橘子,甘蔗,香蕉
平望辣酱,同里状元蹄
美女
平望的酱菜,苏州的豆腐干,还有丝绸 吴江盛泽镇是素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美称的丝绸之乡
吴江鲈鱼 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字季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 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此事有其所作诗句为证:“秋分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此事后人传为佳话。 鲈鱼以鱼、虾等为食,个体大,身长达0.6米,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生长快,秋天游入淡水河中。鲈鱼天生脍材,宜切脍而食,其味美而肉紧,盛传天下。吴江市松陵镇有一条引太湖水通过大运河至长江转入东海长约二十里的大河,名为吴淞江(简称松江),因盛产鲈鱼而闻名于世。 “吴淞江”上有座垂虹桥桥面建有垂虹亭,宋及其后几代的文人雅士,慕鲈脍而来吴江,常常登上垂虹桥品鲈脍,饮美酒,赏秋色,陶醉于垂虹亭,诗兴大发时,留下了众多品鲈佳句。如大文学家苏东坡吟道:“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大书法家米南宫(米芾)诗云:“玉破鲈鱼霜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由于他们的赞颂,吴江鲈鱼名声大噪。北宋龙图阁直学士丞相陈尧佐,在他的诗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中把吴江誉为鲈乡,宋熙宁年间,吴江知县林肇筑“鲈乡亭”以志鲈乡其地 同里闵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吴江同里镇的特产。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制作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 熏豆茶 此茶虽源于乡间,切亦登大雅之堂。熏豆由毛豆加工制成。先挑选颗粒饱满的青毛豆,用开水煮熟凉干,置于铁丝网上,用炭火缓缓地烘熏。烘熏忌猛火,还需将毛豆不时翻拌,使其中水份蒸发尽。此时的青毛豆,色泽碧绿如翡翠,入口清香软糯。最后,将做好的熏豆放在石灰甏中,收干豆中的水份,使干豆硬而脆,这样一年四季均可用做熏豆茶。 吴江香大头菜 大头莱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变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有芥菜等蔬菜的种植史。吴江香大头菜是以鲜大头菜加工腌制而成,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的主要产区在吴江西南部震泽、七都等乡镇。

吴江的特产是什么啊


文章TAG:杭州哪里有种种植杭州哪里有种植苎麻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