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这首诗给你了怎样的感受?
您好,我是木实I樊圃。很高兴能跟您一起学习。要回答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二、《墨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三、《墨梅》的当代意义。一、 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王冕的画作《墨梅》《墨梅》的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注明的书画家、诗人。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
王冕一生嫉恶如仇、痛恨权贵,淡薄功名利禄,向往田园生活。王冕生平非常喜欢梅花,种梅、咏梅、画梅。《墨梅》便是王冕题在其画作《墨梅图》上的诗作。王冕在画梅方面造诣深厚,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二、《墨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墨梅》 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自幼家境贫寒,他白天放牛,晚上则借佛寺的长明灯苦读。自幼努力苦读的王冕,能诗善画,颇有文采。长大后的他已是满腹经纶。他历经坎坷多次考举都未得志。但王冕本人始终不愿做巴结权贵之事。此时他决定放弃功名利禄,归隐九里山。王冕归隐的地方“九里山”这样的人生经历,让王冕不懈于仕途,对权贵也充满了蔑视。王冕人为放弃人生信任,贪图功名利禄是对他人格的玷污。
归隐山林时的王冕靠作画写字为生。他以淡墨来创作梅花,墨色的梅花,虽然没有娇艳的外表,但神清骨秀,端庄大气。这正符合王冕的内心世界,他不希望用光鲜的外表去讨好人。更不想屈膝于权贵,求得别人的夸赞。他只想坚守他内心的清廉明洁,愿这一份清廉明洁如一阵梅香,留在天地之间。三、《墨梅》的当代意义。成功的标志难道就真的只有成为富翁吗?在现今的社会,有人说成功的标志是成为富翁。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依次逻辑,似乎我们的人生意义仅剩下贪腐富贵,这样真的是成功吗?当然包括我本人也不能免俗。富贵利禄固然重要,但真的只是我们的全部吗?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还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 王冕画像读古人的诗作,尤其是《墨梅》,能让我们体会到古人不一样的人生境界。我们感慨世间竟然有如此淡薄名利之人。
诗人王冕用他的诗画佳作,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精神财富。一种在当代看来如此清新脱俗的价值观。在现在社会不图功名利禄、不向世俗献媚又是何其难。但这样的高尚情操又是无比珍贵。王冕的诗画佳作之所以流传至今,也是因为它体现了人们所向往的高尚人格魅力。《墨梅》这样的作品为我们后世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民族的价值所在。
《溪边》一诗描绘了什么?该如何鉴赏?
野狐试答题主好,读诗、解诗可以就诗说诗;但如能知人论世,则会对诗理解更深刻。吴融生活在晚唐,比李商隐、杜牧要晚几十年,其时唐帝国已经奄奄一息。吴融四十岁才考中进士,五十三岁卒于翰林承旨任上。十几年的仕宦生涯,几度被重用,很快又被几度流放贬官,宦海沉浮,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这让敏感细腻的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吴融是纯正的儒家思想,他强烈主张诗歌应该有教化作用,推崇元白讽谏的乐府诗,在给朋友贯休上人的诗集序言中他明确说:“君子萌一心,发一言,亦当有益于事,矧极思属词,得不动关于教化?”而乐府类诗歌语言俚俗浅白,吴融有不少诗就是如此。吴融的《溪边》语言俚俗浅白,又有着晚唐追求唯美的时代风气,诗歌空灵含蓄,乐府讽谏味道虽很弱,但还是可以看出其对时局的讥讽和对帝国的隐忧。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这应该是一首感兴之作,即景抒情,所写之景当是暮春时节,溪边漫步所见。首句用赋法,直言其所见,语出平淡,低起高走。第二句承上高走,很有动势,和首句一动一静,写出了暮春溪边的热闹,这种热闹很容易被误作为生机。“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这两句和前两句显然形成了对比,有自况的味道,一只白鹭孤独寂寞地立于水边的石矶上,翘首望着西沉的太阳。
晚唐潘镇割据,政治黑暗,追名逐利之辈各展手段,“百鸟带香飞”形象的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面貌。诗人自己有心无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独处孤居。这种仕与隐的矛盾一直纠缠着吴融,也呈现在他几乎所有的诗中,野狐以其另外一首诗作为佐证,来结束问题吧。《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