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连二连三的负面消息频繁被爆,有内部员工称公司90%为假货,更有供应商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在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聚美优品名列其中。当年那个打着以正品、平价的化妆品扛旗领军者,如今被消费者口诛笔伐,虽然聚美优品进行了公开道歉,并提供无条件退货,但并没能阻止销量和股价双双大跌的命运。
消费者对于聚美优品的信任度也一减再减,用户大量流失,仅2015年,聚美优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随后陈欧做出多次努力和尝试,效果都不理想,并未挽回曾经的成绩。不仅如此,此时的电商环境风云变幻,聚美优品市场份额大幅萎缩,2013年聚美优品在B2C网络零售市场中占22.1%的份额,到2016年只有0.7%。
聚美优品的股价也持续下滑,在2016年1月跌破10美元。曾经的神话如今在假货风波和千变万幻的电商环境中,逐渐褪去光芒,慢慢落幕。陈欧从未停歇 频触“风口”2013年,聚美优品与光影华视联合出品励志迷你剧《女人公敌》,成绩出乎意料地好,于是在聚美优品失利之时,2016年1月,陈欧宣布将进军影视文化产业,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和各种内容资源,结合聚美优品时尚潮流电商的定位,打造出“时尚娱乐 电商”的新模式,借助眼球经济,拉动聚美优品流量并变现。
这边还在筹划那边陈欧又打起来智能家居的主意,做空气净化器,打造自主研发的品牌“Reemake睿质”,智能家居近年来的确很火,这个风口又被陈欧抓住了,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很多大牌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聚美优品一个靠化妆品发家的公司,去做智能家居显然会更吃力。2017年是“共享经济”的一年,3月份,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主营业务为共享充电宝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后者60%股份,陈欧将担任街电科技董事长,共享充电宝横空出世,在此次共享“风口”中,大多数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实则伪需求,陈欧却自信执拗的将其认为是社会的刚需,当初的天才判断如何,这颗救命稻草可否抓住,还需时间来证明。
为什么三年前火遍全中国的聚美优品,三年后却变成电商的“伤仲永”?
聚美优品没落的核心是卖假货,在还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就受到了跨境电商征税的政策性变动,最后就一蹶不振,而陈欧的个人要为企业没落付最大的责任。聚美优品用了3年销售额从10万到6亿然后上市了,又用了3年从市值57.8亿美元下跌到3.97亿美元,快速崛起和下跌让人唏嘘。1、聚美卖假货,透支了企业信用假货风波是聚美优品转折点,2014年7月底,祥鹏恒业商贸供应商造假,手表业务全部是虚假的,但聚美先是抵赖,然后是道歉,但是资本和用户都不认可,最后股价4个月持续下跌,被多家律师事务所起诉。
2、竞争对手崛起,聚美无力抗争假货风波导致聚美业务受到重创,但此时海淘兴起,但是聚美的但供应链和物流都跟不上,并且假货风波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考拉海购等产品崛起的时候,聚美就不行了。洋码头、小红书、蜜芽,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等,每一个都是强大的对手。3、 私有化让资本市场失望在股价下跌时候,陈欧不思进取,反而要以极低的价格退市,当时退市价设定为7块,被人称为陈七块,和巨没有品。
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的现状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他们的前景呢,哪个会走的更远?
以我自己的观点看来,对于这种电商平台来说,宣传和货源是及其重要的。聚美优品近年来越来越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最开始由陈欧代言掀起了“陈欧体”,再接着由韩庚代言,符合当时韩庚刚回国在大众的形象,聚美优品一直以来都树立一个自立自强的品牌形象,当时的广告铺天盖地,陈欧本人也作为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出席各种受众辐射到的活动和节目中,也就是说陈欧这个人一出现就会提醒你一遍聚美优品,当时的宣传做的确实很好,在电商平台中专业化美妆服务的形象也是极为鲜明,后来随着代购的快速发展,网易海淘等等平台型代购出现,聚美也因各种困境导致自身发展有限,逐步退出观众的视线。
唯品会的品牌定位是优惠折扣的大牌购物平台,这点定位其货物的范围很广,包括服装、鞋类、美妆等等,其市场份额占比虽不如淘宝、京东等大,但是其产品的多样化价格的折扣定位,都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近年来唯品会将品牌推广与受众重合的各种节目,电视剧,电影等进行结合,在“她经济”的背景下,受众与影视娱乐消费人群的主力女性重合,这种植入式的宣传有效的将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唯品会最成功的就是营销的创新性,主打大牌折扣,也进行过与电影票等联合促销等活动,是个有创新性的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