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只是怕冷,无法翻越数千米的山脉,其他艰难险阻对于足够数量的蝗虫来说都不是问题。从去年年中肆虐东非的5000万只沙漠蝗虫到今天,蝗灾的规模已经增长了8000倍,达到了今天的4000亿只,这些蝗虫一天最远能够飞行近200千米,并吃下接近自身体重的食物,所以如果4000亿只蝗虫全部在印度境内啃食粮食,甚至能堪比印度一天的口粮消耗量。
最可怕的倒不是蝗虫见什么都吃,反倒是蝗灾过后的可怕结果,由于什么能吃的食物都没了,饥民、动物被饿死后尸体无人处理,类似鼠疫之类的恐怖传染病将会肆略灾区,饥荒和瘟疫的双重侵袭,将会让那些本就不富裕的非洲和中东国家更加雪上加霜。不过,如今的问题就是蝗灾已经规模巨大,像是如今的巴基斯坦、伊朗等国拼尽全力,动用所有的农用飞机喷洒杀虫剂,也根本无法扼杀上千亿规模的蝗虫大军,那么中国如果遭遇如此规模的蝗虫入侵,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蝗虫是否会抵达中国,虽然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接壤,但犹如天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重重阻隔,并不会让太大规模的蝗虫群逾越而过,起码在5月蝗虫成虫期之前,中国的西藏和新疆都不用太担心蝗灾的到来。
唯一的缺口是缅甸和云南交界处。6月之后,如果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无法控制蝗灾,那么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蝗虫群很有可能顺着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从云南直插中国内陆,所以在夏季到夏秋时节,中国广西、云南境内爆发蝗灾的可能性也会较大,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印度让人失望的情况下。中国自古以来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秦朝和汉朝的蝗灾平均每8.8年就发生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朝为2.8年, 清朝一共268年的历史,几乎每年发生蝗灾一次以上。
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中国的治蝗手段数不胜数,应对蝗灾,最好便是抢占先机,在其根本没有发展壮大的时候就将之扑杀,往往效果显著。比如中国就有类似的经验,修筑堤坝,改造干旱河道,提高水位,限制蝗虫产卵。早早喷洒杀虫剂杀光没有成规模的蝗虫群,外加更加先进的真菌喷洒技术,并不会产生类似杀虫剂那般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让人民免受更大影响。
像是1958年、2001年和2012年的蝗灾,中国就是在借助古法和科学的治蝗手段下,挺了过来。网上盛传的利用鸡鸭鹅吃虫子的方式,或者捕杀蝗虫作为人类食物的方式来灭蝗,只能取得小范围的效果。各地的鸡鸭数不胜数,鸡鸭这类家禽只能消灭一些小型蝗灾,可以靠养鸡鸭来减少蝗虫密度,以达到减灾目的,但完全依靠鸡鸭来消灭蝗灾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