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读书而言,不止是要求读者有基础、有阅历、有耐心和有恒心,也要求所读之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具有完整的看待事物的思想体系,值得读者去挖掘其中的思想宝藏。所以,凡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是每次阅读都能有所收获,但又没有完全读懂的书。这种书所具备的特点是观点新颖、涉猎全面、方法独特和结论深刻。比如《没有极限的科学》,提出了二维认识观。
该书认为,对于自然界不仅需要研究作为物理对象的物质,还需要考虑到作为物理背景的空间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不仅要研究个人的心理与诉求,还必须参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实际上,《没有极限的科学》是从人类的认识以及我们的宇宙这一大的背景下,介绍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世界。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思维的训练器械,通过反复的阅读,在掌握新知识之余,还能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
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都知道“流氓皇帝”刘邦生前最宠爱是戚夫人母子,甚至想废了当时的太子让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当。可惜天不遂人愿,刘邦的想法没有实现,刘邦就去世了。刘邦去世之后,是吕雉掌握实权。吕雉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当然不可能放过她和刘如意,最后戚夫人和她的儿子,也是下场凄惨。
那么刘邦精明一世,在生前为什么不给自己的最爱——戚夫人留条后路呢?是不想还是不能呢?1、吕雉与戚夫人之间的恩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吕雉、刘邦和戚夫人之间的关系。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被自己的父亲骂做“无赖”,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地痞无赖。反观吕雉秀外慧中,家境优越,是一位千金小姐。
这样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在一起呢?是因为吕雉的父亲认为刘邦气度不凡,将来肯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就不顾他人的眼光,将吕雉嫁给了当时不着调的刘邦。刘邦比吕雉大了15岁,而且在和吕雉结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刘肥。在这样一种格格不入的婚姻中,吕雉毫无怨言,在家孝敬公婆,打理家务,还把刘肥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育。
随后,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此时刘邦依旧是恶习难改,只知道与狐朋狗友厮混,丝毫不顾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家里的一切都由吕雉打理,刘邦对吕雉实在算不上好。俗话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刘邦当然也不例外,刘邦遇到戚夫人的时候,已经是功成名就,马上可以坐拥天下了,这时候自然少不了美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