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金军多次被岳飞等击败,不敢再渡过长江。1161年,金国派遣使者要求与南宋重划疆界,但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1162年,金帝完颜亮率大军从汴京四路南征。由于西北契丹叛变,镇守东京辽阳府的葛王完颜雍自立为帝,并移居燕京(今北京),即金世宗。完颜亮依然继续渡江,但在采石之战中,被宋将虞允文击败,船只被烧毁,其部下发动兵变,完颜亮被杀死。
宋军趁机收复淮南地区,此后金朝不再有灭宋之举。南宋与金朝暂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金国的覆灭树欲静但风不止。南宋与金朝暂时相安无事,但处在金朝北方的蒙古部落却逐步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开始了四处征讨。1229年,成吉思汗去世两年后,其三子窝阔台继位。
1230年,窝阔台兵分三路发动了对金朝的进攻。1233年,蒙古军队围困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但随后金朝杀死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穷途末路之际,金哀宗对南宋抱有最后一丝幻想,便以乞粮为名,派遣使者求援,说:“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西夏灭亡后到了大金,大金灭亡后必然危及大宋。唇亡齿寒,这是自然的道理。
”金哀宗企图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动南宋,但遭到拒绝。金朝想起了唇亡齿寒,但南宋却难以忘却靖康之耻。天道有轮回,咋就不能和睦相处呢?南宋派遣宋将孟拱、江海率军三万、运粮三十万石出兵助蒙灭金。金哀宗坚持到年底,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投降蒙古。金哀宗从归德府逃亡蔡州(河南汝南),蒙古将领史天泽一路追击,与宋将联合围攻蔡州。
据《金史·本纪·卷十八》记载:三年正月戊申,夜,上集百官,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承麟固让。诏曰:“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金哀宗在夜晚召集百官,要传位于东面元帅完颜承麟,完颜承麟坚决推辞。金哀宗苦苦哀求,说:“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
你看我身体这么胖,也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考虑到你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果有幸逃脱的话,可以延续国祚,这是我真心话。”话说到这个份上,完颜承麟唯有应允,次日即皇帝位。就在完颜承麟举行就位典礼的时候,蔡州城南已经竖起来宋军旗帜。宋军攻破了南门,蒙军攻破了西城。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三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