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服装厂越来越少是真的,但是目前上海的服装厂还是存在的。后来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基本都往郊区发展了。2000年前后,上海郊区基本形成三大生产基地。我们有两个同事两年前把工厂搬到了安徽老家,但去年又搬回了上海。他说,虽然在上海做服装加工真的很难,但在老家做也不容易。现在四五线城市生活成本超过上海,家乡的商业环境也没有上海那么透明。
上海现在还有服装工厂吗?能在上海那种高成本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工厂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有一个误解,认为上海这种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不太可能还有服装工厂。其实上海服装工厂越来越少确实是真的,但目前上海的服装工厂还是存在的。我是90年代初来上海的,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杨浦,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吧。记得有一年在上海国营针织服装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1000多,而且那个时候是3班倒,每天只做8小时的,周日是休息的。
基本是上海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多。不过现在在杨浦市区这种地方基本不太可能找到服装工厂了。后来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基本都是朝郊区发展,在2000年左右上海郊区基本形成了三大主要生产基地青浦纪王的梭织时装生产基地,奉贤金汇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松江叶榭的毛衫生产基地。 在这些基地周边集中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厂和相当多的产业工人。
不过随着上海的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加上前几年搞环保拆维等行动,很多工厂都搬离了上海。目前在上海的一些工厂基本还是聚集在那三大基地周边为主,不过都是小工厂多,那种上百人的工厂屈指可数了。而且上海大部分工厂主要还是以上海本地品牌和外地相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品牌订单为主。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各种工艺技术在人才和设备,还有款式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很长时间内,服装厂在上海都不可能出现一家都没有的情况。当然如果在上海做低端市场货,生存下来的空间非常小了。我们有两个同行是前两年把工厂搬到安徽老家去做的,但去年又搬回上海了,他说虽然上海做服装加工确实很难,但在老家也并不容易,现在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都超过上海了,而且老家营商环境也没有上海这么透明。
娶个上海老婆是一种什么体验?
去上海出差,同学到电话死活要我去他家住一夜。我们是发小。我不愿意麻烦人家,何况是大都市,节奏快,他夫妻俩又上班族。不过后来他说,你嫂子邀请你来。我就索性去了。毕竟没见过面,人家还这么热情。他们住的小糊弄,米数不大,但房价很贵,据说一个卫生间在哈尔滨能买一套房,索性我也不问了,问了还上火。他俩口准备的大闸蟹,小菜丰盛,就是盘子太小,我东北人不敢下筷子。
要知道在东北脸盆可以上桌凉菜和炖菜用盆装,显得豪爽和大方。在他家,我也忍了。毕竟人家好心好意。菜量大小也是本地的习惯。他媳妇是一个本地上海人,穿着普通。要是在哈尔滨,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打扮,哈尔滨人爱打扮。不过,据我同学说,他们上海女人穿着看似很普通,但很贵。可能他媳妇看出我吃不习惯,就约好明天咱们出去吃。
我推脱了。他媳妇很认真说,明天晚上我花1000元请你吃上海本帮菜。我连说谢谢。心理暗爽上海人真有意思,请吃饭还报价格。我也认为她只是客套一下。没网心里去。第二天早上,他媳妇早早的下楼买了豆浆和油条。油条是用麻绳拎着的。她说环保。同样,油条就是几根,我们吃饱。后来他媳妇上班去了。我哥们领着我下楼又吃了一屉小笼包。
晚上,我在酒店休息。我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在酒店楼下。让我们吃晚餐。说真的!上海人说话是准称谓。我以为这是出于礼貌。吃饭的时候,跳过。交900多。总结一下,我对上海媳妇的印象就是认真负责,思维敏捷。体贴周到。3不容易打扮好了才想到别人。选一家酒店,离我酒店近的那家,走之前被告知吃南翔小笼包4。我不想乱花钱,也不想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