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的学术界认为,旗袍指的是民国时期的旗袍,民国时期发展成为较为稳定的女性长袍形式。旗袍是满族人的服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基本都是汉人创立的,除了元和清。旗袍,原本是清朝满族妇女穿的一种服饰,两边无开叉,袖子八寸至一尺长,裙边绣有彩绿。
有没有觉得现代人穿不出民国时期人的长衫旗袍的气质,更穿不出古装的韵味?
民国时期的女人在气质上是内敛的,但骨子里是开放的梳头发妆扮都是一丝不苟符合自己身份的,有大宅院里封建家族严苛礼仪下的女人,有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更有大家熟知才女们,还有十里洋场的交际花们,小门小户的小家碧玉长衫,旗袍是靠文化底蕴支撑起的民族服饰,举手投足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礼仪和自身的修养,衣服只能给人锦上添花, 要想穿出长衫旗袍的魅力,需要在文化内涵和举手投足间修炼现代人穿长衫旗袍,只是形似而没有神韵气定神闲,蕙质兰心,才是穿长衫旗袍的根基。
你更喜欢汉服还是旗袍?
旗袍和汉服各有千秋。如果从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底蕴角度看,我选汉服。如果从简洁利落,凸显曲线角度看,我选旗袍。如果必定高下,我还是会选旗袍。虽然汉服是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延续几千年的,在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的汉族居住区内的传统服装,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工艺。 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人为之倾心,极力推崇汉服作为国服。
而旗袍较之,在以上各方面高下立见。辞海注释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
但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标签是可以接受的,光说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服饰是不够的。据报道,有一对夫妇住在国外。他们的妻子经常穿着汉服出行,裙子飘飘如仙。外人虽然觉得好看,但不知道是汉服。常被误解为日系或韩系服装。更何况汉服的名目繁多,装饰繁缛,穿着繁琐,动作内敛,用料夸张,都是汉服爱好者反复将其推为国服而受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