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冷战时期两大对立阵营的经典。关于冷战的起因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冷战爆发的时间有普遍的共识。至于冷战时期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美苏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分析。
轻工业关系国计民生,为何冷战时期的苏联却一点不上心?
轻工业关系民生,但冷战期间的苏联一点都不上心,反而流传一种很形象戏谑的说法苏联能造出最好的飞机大炮,却造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这个原因是多种因素夹杂在一起的,我们一一分析。一领导人的思想决定。苏联的核心权利集团,例如斯大林为首的都是老派的无产阶阶革命家,由于憎恶资产阶级,所以对资产阶级强调的浮华生活方式特别耻笑,领导阶级自认为的不需要太高档的日用品,自上而下的思想传递,导致苏联领导人更加轻视轻工业的发展。
在1926年,斯大林就曾经明确的表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所以轻工业的位置自然被排到后面去了,甚至直接被轻视,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苏联的轻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二战前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工业的投资为1550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2%。
而在全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4%,轻工业则仅仅占16%。二当时农业直接哺育重工业的现状。苏联人当时推翻黑暗的沙皇政府,重要的起因之一就是物质匮乏,所以本来生活条件不怎么理想的情况下,农业因为成为积累原始资本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斯大林时期,只能通过疯狂的压榨苏联农民,通过强征粮食换取外汇,从而购买欧洲的先进工业设备。
粮食短缺就行政封锁,农民挨饿就不闻不问,结果农民为了支撑这个重工业的策略,疲于生计,根本就来不及顾及穿什么衣服享受什么用品,轻工业自动变成了尘封的东西。广大农民为了吃饱饭都要拼劲全力了,所以其他东西暂且也顾不上了。三战争和军备竞赛的需要导致的。在二战期间,因为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和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出效果的话只能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
苏联在冷战时期算是发达国家吗?当时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美苏冷战时期,全球争霸。两国势必大搞军备竞赛,利于以核武器威慑对方。也是二战给苏联的教训。造成了苏联重视重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民生的改善。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苏联解体的隐患。因此可以说在当时世界,苏联只算超级军事大国。航天领域,苏联领先全球。但在轻工业和农业方面,苏联几乎不算发达国家。
历史上美苏冷战是如何形成的?
一句话总结吧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关于美苏冷战,众所周知是上个世纪发生在世界上的两个阵营的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是美苏两家的争霸斗争。对于冷战形成的原因,至今在世界历史学界仍然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冷战爆发的时间却有普遍的共识。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
关于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美苏各自采取的不同策略,如果有朋友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文章做专门分析。今天我想为大家还原的是冷战前的美苏关系,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了解这一段历史。既然美苏之间是在1947年开始爆发冷战,那么在1947年之前美国和苏联是什么关系?是热战?还是热恋?苏联成立早期的美苏对立1917年正值一战期间,俄国国内爆发十月革命,随后俄国宣布退出一战。
1922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组成第一个以社会主义为理念的民族联邦——苏联。但是在苏联真正成立之前,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俄罗斯发生了一场战争。双方是布尔什维克红军和白军,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组成的联合力量,也就是俄国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