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得知皇后断发后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皇后即刻遣送回京,并软禁于皇宫内,削减待遇,形同废黜。之后,乾隆帝在气恼之下,收回了当年那拉氏被册立为皇后时印册,一度还真的想废黜其皇后之位。在皇太后的劝说下,以及考虑到“朝野观瞻”的影响,乾隆帝思虑再三后勉强没有废后,但和那拉氏已经恩断义绝,形同陌路。父母决裂之后,皇十二子永璂因为生母的牵连,再也不被皇父视为嫡子,乾隆帝不过念在父子血缘关系不能隔断的情分上,勉强让永璂留在宫内生活。
而之前因为永璂“第三嫡子”身份所考虑的“密立储君”、“立储以嫡”之事,那是想都不要想,能够小心翼翼、无声无息地平安活下去,就是永璂的福气了(此后永璂在宫中孤独落寞地生活了十一年,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去世,年仅二十五岁,生前没有封爵,也没有子嗣,悄无声息地走完了一生)。永璂因为母亲的牵连,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失宠并退出立储人选之事,是永琪储君之路所铺下的第三块、也是最重最大的基石,经过此事后的乾隆帝下定决心,待到今年冬至大祭、自己到天坛祭天之时,就向昊天上帝祈愿,密立永琪为储君,将他的名字写入传位诏书,安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内,作为江山社稷的继承人。
前文曾经叙述过:永琪自幼除了文才斐然之外,弓马骑射技艺也是出类拔萃,深得乾隆帝青睐。为了磨炼意志、增强骑射技能,让皇父更加满意,永琪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坚持野外骑射锻炼,并经常效法祖先当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卧冰饮雪的艰苦生活,在野外长时间骑马、宿营、围猎。他这样的做法虽然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骑射技艺,但同时也伤害了身体,尤其是大腿方面,因为长期卧冰露宿,导致外部风寒侵入,久而久之造成了腿部筋骨和气血凝结、产生了脓症,逐渐恶化为“附骨疽”(骨结核、化脓性骨骼炎)。
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年初(也就是那拉氏皇后和乾隆帝决裂、永璂失宠、永琪通往储君之路彻底打开的同时),永琪的附骨疽之症已经很严重了,不要说骑马,就连行走都很困难,这个时候他才暂时放弃了骑射锻炼,向皇父乾隆帝奏报自己的病情,请求派太医前来诊治。乾隆帝得知永琪患了腿疾之后并没有太过于担忧,还以为是永琪平日里骑马过度、同时野外宿营过多引起的劳损,所以勉励了儿子几句,然后命太医院对症治疗。
但恰恰是张如璠、宋国瑞两位太医在给永琪诊治时过于疏忽、并误诊为外部风寒侵袭导致腿部淤血滞积,因此耽误了永琪的病情,等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下半年时,永琪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并且有恶化的趋向。乾隆帝这才慌了手脚,急忙命内务府会同太医院加派人手详细问诊,又把渎职的太医交内务府问罪,并且在这一年十一月晋封永琪为和硕荣亲王,以此来给病重的爱子“冲喜”,期盼他能消除病患、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