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卉什么时候需要补水?花卉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时间是不一样的。对于营养生长期而言,花卉幼苗时期与定植移栽或换盆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是较少的。但是进入营养生长的旺盛时期,花卉对水分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供水充足才能使花卉植株长得茁壮,长得枝繁叶茂。但是,当花卉进入休眠期或者壮年期以后,需水量就要视情而定了。
进入壮年的花卉要适当补水防早衰就行了。若浇水量过频过多,反而对其生长不利。三,花卉需要补充多少水?(一),根据花卉生长习性确定水量。也就是根据花卉对水分的喜恶程度来进行区别对待。比如湿生花卉就喜欢生长在潮湿环境,怕干旱耐涝。因此就可以多浇些水。旱生花卉就不怕干旱但怕涝。在干旱环境条件中它能够忍受土壤和大气的干旱,且能维持水分平衡。
这样的花卉就可以少浇些水。水浇多了,反倒容易烂根,影响生长。而半耐旱花卉的叶片大多都有革质或蜡状枝叶,可以实际情况,缺水就浇,不缺水就不浇。即便延误了定时的浇水时间,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对其生长影响不大。(二),根据天气变化状况和空气湿度确定水量。比如花卉在春夏两季节生长,水分蒸发量大,植株又生长旺盛,一天估计要浇两至三次水。
除了早上要及时浇水外,对喜湿的花卉品种,晚上或下午三四点钟,还要对其进行适量的补水。在空气特别干燥时,还要向花卉叶面及周围进行喷水两至三次,以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来保证花卉生长。(三),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水量。根据土壤的粘性程度和疏松程度确定浇水量。透性好排水通畅的砂质壤土可多浇水,一次性浇透。粘质壤土本不适合栽花,但栽花以后,要少浇勤浇才行。
此外,还要结合花卉对水分的喜好程度,决定浇水密度和水量。(四),根据花卉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水量。比如花卉在花芽分化时期就要讲究适量。水分过水则会影响花芽分化发育,而水分过多确会抑制花芽分化。而花卉开花期也是不好把控水分适量的。水浇少了,花朵难开(或者开得慢),即便开花,花骨朵儿也小很多,颜色变淡,花期也短。
但是,浇水过多又会引起落花落蕾。花卉休眠期时,花卉植株体内新陈代谢降低,需水量极少,因此可少浇些以利花卉休眠。(五),根据花卉实际生长情况确定水量。花卉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是花卉放条,发棵,催花,壮果的时期,可以结合追肥,适量加大浇水量是可以的。以保证土壤墒情,不使花卉植株受到干燥的伤害。但是,在花卉处于低温生长时,或蹲苗时,或出现黄叶落蕾时,或新梢萎蔫下垂时,叶片光泽灰暗时,就要适量"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