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唐诗宋词,那宋朝就没有诗了吗?宋朝有哪些著名诗人呢?
谢谢推荐!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帝王们都熟知"武功文治",采取明理、进取的兴文政策,甚至有的皇帝自己就是文学水平很高的行家里手。他们积极推行文化教育,使文学兴旺发达,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宋诗虽不及唐诗廓大鼎盛,但也自有其气魄,成一代之大观。如果说唐诗就像站在高处远观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人豁达开朗、积极向上,尽显阳刚、健壮之美;那么宋诗就好像精致的艺术品,让人深刻细腻,阴柔内敛又不失强劲。
宋诗前期是“文人政治”,“以文为诗”特点突出,长于议论;后期是“文人报国”,爱国思想迸发,慷慨豪放。宋诗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王安石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目睹当时社会的弊病,曾上万言书,希望改革政治;曾两次为相,积极推行新法。他非常重视文学对社会的改良作用。他的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苍劲有力。
如:《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项羽乌江自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人认为项羽在政治上的失策是失去了民心。他觉得江东的人民支持或反对是项羽取得成功的关键,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观点。苏轼苏轼一生多舛。他少怀凌云壮志,22岁中进士;在新旧党争中,多次被贬,曾因作诗讽刺当时新法弊端而入狱。
苏轼在诗上有很高造诣。他的诗风格豪放清丽,尽变唐风,开创有宋一代的新风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已被选入小学必背古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多人吟咏;但苏轼却是出人意外,从晴雨不同变化,气候条件不同的西湖面貌入笔,以西湖比西施,非常贴切。
妙哉,千古绝唱!辛弃疾辛弃疾能文能武,因为主战抗金,不被朝廷重用,闲居多年,晚年才被起用,不久又遭人弹劾丢官,忧愤而死。他将满腹忠愤寄于诗中,其诗悲壮愤慨、风格多变。如:《鹤鸣亭绝句》。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他一生报国无门,有些不甘悲愤的心情,"拍碎栏杆"真情流露。
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重视有才能的人,并创建了散文风格,使宋代散文发展达到又一个繁荣时期,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诗清新自然、沉着洗炼,如:《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首诗写竹席的清,石榴花的红,树荫的凉,流莺啭啭,一幅夏日画卷。总之,不要开口“诗必盛唐”,唐诗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但宋诗作家也不是吃素的。
苏轼被称为诗神,是否过誉?在诗的领域他真的有资格和诗仙齐名吗?
首先,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就有欠妥之嫌。单诗而论,苏轼和李自可不是亲兄弟啊!从唐以来,单论诗,谁能与李自相提并论?如果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倒是说得过去的。李自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是否后无来者,倒要让历史去作结论了。在词坛上,苏轼自然是词坛伟大的一杰。鲜有词人能够超越。他的诗确实写得很好,后人也有很多赞誉,和李白相比就不大恰当了。
如果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宋词的贡献上,苏轼也是姣姣者。李白和苏轼各有千秋。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苏轼是浪漫主义词人。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李白早年蜀中就读,二十五岁出蜀,游历各地。四十二岁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后遭权贵谗毁,三载"赐金放还"。离京后失意长达十年之久。安史之期入永王幕府,以附逆获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而还。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恣意挥洒,或抒发怀抱,或蔑视权贵,或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时也企访仙道。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豪情奔放,语言自然清新,色彩瑰伟绚丽,形成了特有的雄奇飘逸的风格。杜老先生称之为"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苏轼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在宋神宗熙宁年,王安石创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调,任杭州等地小官。
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入獄,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经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贬到黄州任团练副史。在文学上,他是一位集诗、词、文都有很深造诣的伟大文学家。特别是在宋词词坛上,他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扩大了词的题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以浪漫豪放而著称,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常常用拟人手法,把景物和人有机结合起来。
\u7c73\u5b57\u683c\u4e66\u6cd5\u7ec3\u4e60\u7eb8
学欧体,可以从田楷入手,因为田楷教学视频多,字帖清晰,丰富,易学。有一定田楷功底后,可以加深你对欧阳询字的理解。当然,如果你对田楷没兴趣,只想学欧体,能看得懂九成宫等碑帖,那也可以直接临九成宫等。注意临帖,精准临帖,每天坚持,三年后会有成果。如果3年还没成果,要么路子不对,要么悟性不足。本人自学6年了,附几张本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