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对服装店的打击很大。加上服装成本,一件衣服得加多少才能保证有利润。服装企业大多不注重品牌和口碑的积累,或者根本不了解。房价上涨推高了实体店的租金成本,导致服装实体店的价格没有竞争力。服装作为衣食住行中的基本需求产品,受到经济形势的限制。毕竟衣服是要穿的。
为什么服装实体店如此惨淡?
做了七年童装,主要是做网上,也就是淘宝。也做过几年的阿里巴巴批发,所以对于服装行业还是比较熟悉的,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网购的便利和高性价比,对服装实体店打击极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同样的品牌和款式,实体店800元,网上可能400元就能买到。两者的差异不过是一个直接掏钱就能穿走,另一个需要耐心等三五天而已。
等几天,就能省一半左右的钱,换了你,你会怎么选呢?网购的售后,要比实体店更完善。现在网店的售后服务越来越完善,七天无条件退货,有问题还能就事说事,店铺一般都会做出合理的补偿。并且现在很多商品都是包邮的,如果收到货不喜欢或者不合适,简单沟通就能退货,无非是自己承担一下退货的运费,一般十几块钱足够了。如果店家投放了卖家版运费险的话,或者自己一开始花一块多买了运费险,那么退货的成本就更低了,最多花上三五元就行了。
放到实体店试试,换货还有可能,退货就没那么简单了。买之前说的好好的,真要去退,往往会百般刁难,脸能跟驴脸媲美。房价上涨推高了实体店的租金成本,导致服装实体店商品售价失去了竞争力。房价涨,房租自然也会涨。三四线城市随随便便一个小商铺,一年租金五六万极为常见。租金有了,水电费,保护费,各种税费,人工费用,装修的费用。
再算上服装的成本,一件衣服要加多少钱才能保证利润?一天又要卖多少件衣服才能收回全部成本并有盈利?很多店铺,忙活一年下来一算,赚了一堆库存,现金盈利寥寥无几。房价上涨,提升了生活成本,多数人开始节衣缩食,中低收入者普遍选择网购。现在还逛实体店的,往往是两种人。一种是土豪。一种是不会网购又不信任网购的。只要买了房,成了房奴,手里的钱紧张,自然就不敢盲目消费了。
网购,毫无疑问成为降低生活成本的最佳选择。最后附上本人总结的网购原则1首选有上百销量和评价的,否则必须店铺评分很好,比如第一项4.9,或者三项全部4.8箭头向上2店铺评分第一项低于4.8的,除非商品评分4.8以上,60个追加评价普遍很好,只有很少几个负面评价,否则不考虑3淘宝商品重点看中差评,天猫商品重点看追加评价,20个评价里面如果有四五个说不好,有问题的,就要慎选或不选。
服装行业今年整体大萧条,零售业批发业还能撑多久要怎么转型?关键是消费者口袋没钱?
谢谢邀请。实际上,好多行业这两年都比较困难,尤其是高端产品,非必需品。服装,作为衣食住行里面的基本需求产品,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有限,毕竟衣服是必须要穿的。那为什么会感觉越来越难?原因如下1做的人太多了,竞争激烈。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卖衣服的,各种款式,各种价格,各种推广方式。做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您稍有怠慢跟不上,就落后了。2产品没特点。大多服装喜欢抄袭。谁卖的好就抄谁,你抄袭我,我抄袭你,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灵魂。3产品没品牌。大多服装企业不注重品牌和口碑的积累,或者说根本不懂。嘴上说品牌,实际上一知半解,跟着瞎起哄。不懂品牌塑造与推广的基本方式方法,以为注册了个商标就叫品牌,以为打点广告就叫推广,以为做点活动就叫推广。
纺织行业为什么这么萧条?
这些年来,纺织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东南亚纺织业崛起的冲击,尤其是越南、孟加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存在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的双重压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但总的来说,其本质还是聚焦于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毕竟,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优势占据市场生存空间,中国纺织业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被挤压等。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纺织工业被迫进行自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