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把小时候奶奶讲的野人家庭的故事和今天的野人传说联系在一起。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经典童话也是如此。虽然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但人们追求幸福、赞美善、和平、正义的主题是完全一致的。以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通过神话人物悟空,将人类对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反叛精神发挥到极致。
童话故事是美好的,能否说说有关你的童话般的故事?
我是上个世纪六五年生人,我只恍怱记得七十年代以后的事,年龄小只知道贪玩,好跟着父母下地,走亲戚,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我经常渴望吃上一块糖块,一片牛奶饼干,还有一小把带壳的炒花生,直今回想起来都能.感觉到香甜。甚至让我流口水。那个时候同龄的小伙伴特别多,经常在一起玩摔纸片,捉迷藏,抽陀螺等等一些好玩的游戏。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小伙伴中有一个最聪明的小伙伴,他把玻离放到连环画册上画画。到了晚上他会用手电筒照着画有小人的玻离给大家放电影,虽然只有几块玻离,放到白纸上的也只是不动的影子,却能让小伙伴们看一晚上,甚至每个晚上连着看。如果不看电影小伙伴们晚上会挤在柴堆旁。或草垛上轮着讲各种故事,甚至是小笑话。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都是不见不散,玩得特别开心。
小时候你听过的哪些童话故事,当时让你深信不疑,现在却发现匪夷所思?
谢邀!无论童话还是神话故事,仔细琢磨琢磨,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拿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来说,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把人类对于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反叛精神,通过悟空这个神话人物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世界上流传广泛的经典童话故事,也是如此。虽然有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人们追求幸福,颂扬美好善良和平正义的主题却是完全相同的。
无论是民间流行的故事,还是风行世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是如此。我想起小时候祖母给我讲的野人家家的童话,至今也觉得十分神秘有趣。家家一词,在我们家乡话里代表外婆的意思。野人家家,当然就是一个动物扮演的外婆角色。记得总是在儿时我不听说的时候,祖母就会拿野人家家的故事来吓唬我。比如说,天黑了,还不好好睡觉,祖母就会说,野人家家来了!传说,野人家家住在山林中。
她扮成家家的形象,来到大丫和小丫家里。表面上对大丫和小丫姐妹俩特别关爱。等到把她们哄睡着了,就露出凶残的本性,把熟睡中的小丫给吃掉了。等大丫一觉醒来,听见野人家家嘴里嘎嘣脆响,就问,家家,你吃什么呢?野人一本正经地骗过了大丫说,我吃的是蚕豆啊。大丫哪里知道,野人家家吃的就是小丫的骨头啊!故事听来总是令人毛骨悚然。
所以小时候一听外婆说野人一家要来,我就吓得赶紧闭上眼睛不哭不闹了。我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在某个地方发现的野人的下落的报道。但没人能真正正面接触到野人。至于野人是否存在,目前尚无定论。我经常把小时候奶奶讲的野人家庭的故事和今天的野人传说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联系,纳协鲁还真的觉得有些奇怪。任何形式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