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初当裁缝学徒是无奈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判断,才留在服装行业到现在。衣食住行第一。如果你在服装行业混不下去,其他行业也没理由做得好。我觉得现在服装行业不难做。这些问题主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服装。我们选择从事服装行业,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也完全是被我们家的一种无奈处境所逼。
你为什么选择服装行业?
对于70年代出生的我们那一代农村家庭孩子来说,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环境里,受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思想驱使,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是那个年代农村父母普遍的希望。我也顺理成章进入了当时看上去最轻松的手工行业裁缝。我们选择从事服装行业看上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也是完全迫于一种家境无奈的形势。那个年代农村三年的学徒生活是比较难熬的。
虽然当初学徒做裁缝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能在服装行业坚守到现在,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身能力的判断,衣食住行衣为首,如果在服装行业都混不下去,其他行业也就没有理由能做好了。服装行业整体大环境不是很好,我们很多同行纷纷转行,而我却依然坚守在这个服装行业,从事着服装供应链中利润最低的服装加工业,因为我明白,自身的优势只是懂技术,懂工艺,懂品质控制,只有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为卖服装的客户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至于所谓的服装营销也好,品牌包装策划也好都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没办法赚到那份利润,也就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
坚守在服装这个行业不仅仅是因为自身对这个行业的熟悉,更多的是在这个行业认识了不少的讲诚信守信用的生意伙伴还有在这个行业遇到了一个伴我终身的爱人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喜欢上一群热爱时尚的潮男潮女高攀上一些创业路上帮助我的贵人。这些非金钱能买到的交情和友谊,都成为我坚守这个行业的种种理由。很多人都会说做一行怨一行,其实无论这个行业有多难做,抱怨都无济于事,只会消磨你的斗志。
服装行业是不是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认为服装行业现在难做,这些问题主要是看自己选择哪一类的服装。我们是选择童装,还是女装,或者男装。服装产品属性其实属于刚需产品,和我们鞋子是一样的。坏的或者过时了就想重新买。在一个服装属于一个体验性很强的产品,需要去试穿,客户满意了,再就是价格问题,也就是性价比,客户能接受我们的价格吗?现在好多人认为传统的服装行业不好做,被电商搞得很难做。
在我看来还是自己没有用心去做,我说的用心是自己没用心找到为什么自己的生意不好。实体店本身对于服装来说是很有优势的,为什么你没抓住你的客户。去摸索你的客户需要什么,你就去给他提供什么产品。现在童装的消费平均客单价也是很不错的。男装的客单价也是比较高的,消费频次低。女性服装恰恰相反,频次高,客单价低,还不容易成交。
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自己不同的销售策略和销售套路。建议做一些亲民的,时尚的一些产品,及时更新衣橱产品款式,这是针对女性的和儿童的服装。男士服装款式相对比较单一,根据自己的定位看是做品牌还是做亲民店。做服装先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模特界的达人。多学习穿衣搭配,多学一些根据人的外形量身定做一些套装。现在买任何产品不是卖产品本身,而是买专业度和意见领袖。
现在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对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大家有什么建议?
服装前景好,不是一直有句话吗?衣食住行是第一位的,但是衣服的销售模式要顺势而变,抓住机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我要重点分析一下我所理解的供销模式的变化。如果供销模式再好,没有改变,就会被时代抛弃,作为大浪淘沙中的一员被杀在沙滩上!首先,我想说一下销售模式的改变。在我的理解中,销售模式的改变促使供应模式的改变。自从网上销售兴起后,每个人都不必呆在家里。在网上,他们可以买到吸引人眼球、让自己满意的衣服。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用花很多时间在繁华的大街上逛,可以在家里买,才会滋生一些爆款。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在第一时间收到心爱的衣服,所以我们要供应给一方。通常,发货需要15天。现在,你只有几天时间去生产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许多供应商将被淘汰。如果他们能快速反应,就需要整合服装上所有面粉辅料的资源。供应商之间要互通数据,建立合作伙伴制度,让供应商的产品适应潮流。合作伙伴的供应商都是好的,所有的供应商都不需要再找客户,把供应商的市场数据互相连接起来。市场在你手中。至于销售渠道的变化,作为服装人,要把握好,从以前的客户上门到今天的衣服'上门',这样才能把后面改成前面,感谢马云先生。现在,有新的自媒体产品,网络名人,粉丝,人气,这些新产品。我们服装人要把握好,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会分化一些销售渠道,也会冲击淘宝等平台。自媒体人,他们是直通车,是宣传的利器!他们有粉有热,这也是一种趋势,值得把握!以上是我的一些小想法。请留言补充,互相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