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问,所谓汉服,应该算哪个朝代的服饰?中国人都在说崛起,崛起的要素是什么。如果非要咬文嚼字,那一定是汉朝的衣服才叫汉服。真正的汉服入关是在满清,剃了头换上满人的衣服,汉服就消失了。其实我们的邻居韩国和日本的传统服饰都保留了中国汉服的元素,但是从风格上来说,日本的和服更像中国唐朝的服饰,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和唐朝女性非常相似。
你认为什么服饰更能够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都在谈崛起,崛起的要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崛起只是虚妄的。政府也在说建立文化自信。试问,自信的依据是什么?三坟五典读通了,如果不在节假日庆典上穿着代表主体民族汉族的服装,就不会自信。人靠衣裳,马靠鞍。礼仪法服,庄重之美。屈原九章,祭祀之中,文化继存。现在的葬礼服饰实在太混乱不堪,这方面不如东夷特征的韩国。
中国历史五千年,你最喜欢哪个时期古代的服饰?为什么?
我喜欢唐朝时期的服饰。在这里我就谈一谈唐朝女子服饰吧。唐朝女子的服饰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裙衫帔三者结合。唐朝女子服饰,颜色绚丽多彩,红黄紫绿争奇斗艳,尤其以红色为最盛。盛唐时期,遍地榴花染舞裙。再加上丝织品工艺纯熟,这红色的石榴裙是桑蚕丝纺织而成,尤其夏天以轻薄绢纱通透灵动。虽然这种裙子幅度大,容易起褶皱,但这也正是这种裙子的美,更像天然石榴花。
唐朝常建有诗作古兴,就描述过榴花红裙的盛况。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武则天也有一首石榴裙诗歌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不信比来长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没有做皇帝之前,是李世民的小小才女。善于跳榴花红裙舞。十几岁的她因为李世民的驾崩作为先皇遗产进入寺庙修行,随身带着的是一条石榴红裙。
后来,李治去寺庙去看望她这个落魄美女,她就穿上了石榴红裙,为李治跳了一曲红裙舞。楚楚动人的武则天,打动了李治的心。女人如花,穿着如花美裙,更加添了些许风韵。这是我喜欢的理由啊。短襦长裙,上窄下宽,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这样裙腰系得较高,在腰部以上,有点甚至系在腋窝下部,使身材显得高挑修长,同时也可以遮蔽下身臀宽,腿不够直等瑕疵。
上衣的领子形式多样,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根据自己的脸型,可挑选的余地很大。曾在网络上看见有两款唐装女子服饰,一款是初唐时期,一款是盛唐时期的。初唐时期的那款,袖子是虽宽松,但袖口有所收敛,这彰显时代的一个特点,新朝初立,对未来充满期望,但又刚刚站住脚,所以体现在服饰上也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
盛唐时期的那款,袖子则是宽松飘逸,甚至就和帔浑然一体了。充分体现了鼎盛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如今,也有唐装流行,都是改良后的了,这也是考虑到生活,工作起居的方便吧。想想看,女人都穿着曳地长裙,那家务活谁干呢?娃谁抱呢?说到此,忽然想起,我喜欢的这些唐朝时期的服饰,恐怕是贵族宫廷里的女子穿的吧,那么唐朝民间的那些女子,她们的服饰是怎样的呢?毕竟她们还要劳动讨生活呢。
现在好多人在说汉服,但中国几千年历史,每个时期衣服风格都是不同,哪个算汉服?
什么是汉服?就是汉族人穿的服装。而汉族来源于汉代,汉服也从汉代传至唐代,唐代传至宋代,宋代传至明代。在传承过程中,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变化。真正的汉服在满清入关,剃发易服改穿满人服装,汉服也就消失了。今天人们穿的唐装则是由满清时期的满人服饰变化而来。四十多年前,我们云南老家的苗族穿着宽衣大袖的衣裙,那时候,我看连环画上古人穿的衣服就和苗族穿的差不多,我就问爷爷,为什么苗族人还穿着古人的衣服。
爷爷说那是他们的民族服装。当时我就纳闷了,为什么少数民族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服饰,而我们会和他们穿的不一样。长大后才知道,历史上汉族人曾被强制剃发更衣,从而失去了传统服饰。如题所问,所谓汉服,应该考虑哪个朝代的服饰?我在文章开头说过,汉服从汉代传到唐宋明,明朝灭亡了,汉服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