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宫现在在哪里?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入侵长安,一度火烧长安,明故宫也毁于大火。明朝宫殿的由来290年唐朝,首都长安有三座宫殿。按照建成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史书中没有提到大明宫的设计者,但据推测可能是著名画家步图的创作者颜,因为下令修建大明宫时,颜是工程的负责人。
大明宫是谁设计的?李世民为什么要修建大明宫?
曾经有一个电视剧叫做大明宫词,我没有看过,但一直以为是说的明朝的事,直到后来经人指点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唐朝的事,大明宫是唐朝的一座宫室。大明宫的来历唐朝二百九十年,在其京城长安有三大宫殿,按照建成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太极宫是隋朝修建的,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就在这里处理朝政。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禅位给了李世民,做起了太上皇。
在当太上皇的前几年里,李渊还居住在太极宫,但随后就被赶到了大安宫,李世民则搬进了太极宫。在击溃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之后,终于完成了父子两人共同的心愿,使得李世民和其父李渊的关系有所缓和。贞观八年十月,监察御史马周上奏请为太上皇新建一座以备清暑的新宫,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李世民欣然批准,下令在太极宫的东北面修建大明宫,作为李渊的避暑之所,可惜第二年李渊病死,而宫殿还远没有完工,李渊到死没有住上儿子为自己修建的大明宫。
大明宫原名永安宫,这也是一个符合李渊避暑宫殿身份的名字。李渊死后,李世民即将此宫殿名称改为大明宫。高宗时期,李治因为患有风痹病,觉得太极宫过于潮湿,于是就搬到了大明宫居住,并在这里处理朝政。当然,在此之前一年,高宗就拨出大量经费,将大明宫进行了修缮扩建,据史书记载,为了挤出扩建大明宫的经费,高宗下令所有京官捐出了一个月的俸禄。
税十五州率口钱,减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莱宫。高宗搬进大明宫之后不久,即改此宫名为蓬莱宫,七年之后又改为含元宫。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下台,复又改回了大明宫的名字。从高宗开始,一直到昭宗,唐朝的皇帝都是在大明宫居住,至于能不能处理朝政,就根据历代皇帝的情况不同因人而异了。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唐玄宗。
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但他一直没有在大明宫居住,而是住在了三大宫殿的最后一座兴庆宫。这倒不是因为李隆基对大明宫有什么成见,而是因为兴庆宫的前身,就是他当皇帝前的住所,是龙兴之地。由于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给我。大明宫的设计者大明宫的设计者史书中没有明说,但据推测可能就是著名的大画家步辇图的创作者阎立本,因为在李世民下令修建大明宫时,阎立本就是负责此项工程的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是一个官名,主要职务就是负责修建宫殿陵寝宗庙这样的大工程,由于这些工程往往暗含机密,许多设计不能让外人知道,所有要求将作大匠不仅要动土木工程之学,还要深得皇帝的信任才行,所以将作大匠通常还兼任工部尚书一职。阎立本虽然是个画家,但他的哥哥阎立德生前就是唐朝的将作大匠,太宗皇帝的昭陵就是他负责修建的。
阎立本家学渊源,在这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至于皇帝的信任这方面,能奉命入宫画步辇图,为唐太宗画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的人,可想而知了。大明宫里都有啥大明宫并非只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座宫殿而已,准确的说,它是一座宫殿群,占地3.2平方公里,南北长2256米,宽约1300多米,基本是一个长方形。
共有11个城门,东面左银台门外,驻扎左羽林军左龙武军左神策军,合称左三军西面右银台门外,驻扎右羽林军右龙武军右神策军,合称右三军,这就是守卫宫室的六军。大明宫里最有名的就是含元殿,是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历代皇帝就是在这里接见群臣,处理朝政。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大臣们上早朝,在唐朝时大部分是指在含元殿。
垮台后,如果还有事情要讨论,皇帝会召集一些大臣在汉元殿以北的郑玄殿举行中朝会议。所有重要的部门,如中书省门口的御史台,都位于郑玄厅墙外的两侧。在玄殿更北的地方是陈子殿,这是内廷举行的地方。只有皇帝的心腹大臣或国家的重要官员才有资格进入,它也被称为方便殿。除了办公区,大明宫还有一个皇帝和妃子玩耍的地方,叫太爷池。池中有岛,有亭台楼阁,风景秀丽。